平生骨气占南风,玉色鬐鳞海汐通。莫与粉红参石首,天机衮衮水流东。
题墨肘鱼。唐代。冯子振。 平生骨气占南风,玉色鬐鳞海汐通。莫与粉红参石首,天机衮衮水流东。
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
冯子振。 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次韵信卿。宋代。韩淲。 伊人学有源,疏汝导瀍涧。相羊辟雍水,他年定名宦。谈高如已仙,笔妙疑善幻。池龙驾车辇,天马脱鞍襻。平生诸公间,抵掌肯讥讪。顾我方卑飞,藩篱趁尺鴳。相逢山水县,不觉逼岁晏。时评道精粗,万折归一贯。更及羲文易,后世明忧患。行藏思鼎钟,舒卷付藜苋。飘零朋旧交,俛仰亲故盼。因知昔能贤,此趣亦俱惯。茫茫造化广,局局天壤间。溪山偶登临,古寺履危栈。老来身本閒,懒去情转慢。词场足金章,决科信须绾。霜天忍分手,恻怆涕空潸。夜坐把离杯,寒声度鸿雁。
歌。两汉。刘友。 诸吕用事兮刘氏微。迫胁王侯兮彊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快中野兮苍天与直。于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贼。为王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
度清霄(其二)。宋代。张继先。 二更二点二更深。宫钟声绝夜沈沈。明月满天如写金。同光共影无昏沉。起来间操无弦琴。声高调古惊人心。琴罢独歌还独吟。松风涧水俱知音。
使云阳寄府曹。唐代。韦应物。 夙驾祗府命,冒炎不遑息。百里次云阳,闾阎问漂溺。上天屡愆气,胡不均寸泽。仰瞻乔树巅,见此洪流迹。良苗免湮没,蔓草生宿昔。颓墉满故墟,喜返将安宅。周旋涉涂潦,侧峭缘沟脉。仁贤忧斯民,贱子甘所役。公堂众君子,言笑思与觌。
书怀。清代。与宏。 皎皎月正白,悠悠云自行。以彼一点滓,掩此千里明。人心如镜台,洁比秋水清。一念不肯息,万虑遂交萦。老以静而治,庄因达乃成。非儒亦非释,无为了平生。
五月望月蚀历家又言六月朔日蚀。。楼钥。 闾巷夜争呼,相传救望舒。偶因云暂破,真似月之初。孰谓蟆能瞎,端知历不疎。太阳交蚀近,试看更何如。
有感十二首甲午 其三。清代。雷钟德。 庙略清谈领搢绅,中书堂上太平身。极知气数天公事,焉用安危社稷臣。夷甫远筹营兔窟,季鹰秋兴忆鲈莼。过江名士知谁在,太息夷吾一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