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常(1279~1338)元代色目人,回族著名诗人。字伯庸,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马祖常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
马祖常。 马祖常(1279~1338)元代色目人,回族著名诗人。字伯庸,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马祖常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华不注行。元代。郝经。 昆崙山巅半峰碧,海风吹落犹带湿。意气不欲随群山,独倚青空迥然立。平地拔起惊孱颜,剑气劲插青云间。济南名泉七十二,会为一水来浸山。我来方作鲸川游,玉台公子邀同舟。君山浮岚洞庭晚,小孤滴翠清江秋。酒酣兴极烟霏昏,鱼龙惨淡回山根。少陵不来谪仙死,举杯更欲招其魂。魂兮不来天亦老,元气崔嵬山自好。超超绝顶凌长风,注目东溟望蓬岛。
用陈阜卿劝农韵呈宣城太守。宋代。王之道。 何处催耕早,宣城刺史先。旗麾明晓市,耒耜遍晴川。道咱欢声接,樽罍丽景鲜。似闻携百榼,分饷及高年。
卖玉器者诗。南北朝。鲍照。 小序见卖玉器者。或人欲买。疑其是珉。不肯成市。聊作此诗。以戏买者。泾渭不可杂。珉玉当早分。子实旧楚客。蒙俗谬前闻。安知理孚采。岂识质明温。我方历上国。从洛入函辕。扬光十贵室。驰誉四豪门。奇声振朝邑。高价服乡村。宁能与尔曹。瑜瑕稍辨论。
元辅七旬。明代。黄廷用。 圣皇登宝位,名世应昌期。图箓祯先兆,形容梦已知。銮坡曾授简,石室蚤摛词。间代文章伯,中朝礼乐司。璧廱周道化,蝉冕汉官仪。缉衮升黄阁,持衡佐赤墀。泰阶通地络,鳌极奠天维。草视岩廊密,梅调鼎鼐宜。重华恊帝日,一德告王时。儤直官垣切,经纶禁漏迟。金莲分既醉,玉马敕仍骑。紫蜡勤封事,瑶章慎论思。乾文辉舜藻,晋接动尧眉。净扫□枪落,光回斗柄垂。鸿钧陶有象,至正赞无为。平格前难匹,中兴今在兹。孤忠扶社稷,洪泽遍华夷。湛露滋高掌,祥风拂翠旗。爱贤频吐握,阅士每询咨。共听韶方奏,自惭竿滥吹。幸逄天老寿,敢赋玉春诗。淑气催轩律,阳和沃帝慈。承欢邻黼座,赐庆出瑶池。御馔珍盈釜,仙浆香满卮。荣叨芳宴及,感并宠恩推。快睹稀龄度,端居列辟师。鹓行瞻独鹤,龟算数非罴。对镜颜长驻,胜簪发未丝。分明松柏质,不改雪霜姿。寄适情偏逸,遐观景更奇。山含三岛合,海注百川随。云翥丹丘凤,雨丛玄圃芝。神州春荡荡,禹甸物熙熙。愿奉千年历,明良福屦绥。
送客游江南。唐代。韩翃。 南使孤帆远,东风任意吹。楚云殊不断,江鸟暂相随。月净鸳鸯水,春生豆蔻枝。赏称佳丽地,君去莫应知。
闰余有何好,一岁两中秋。滕王高阁曾醉,月涌大江流。今夜钓龙台上,还似当时逢闰,佳句记英游。看山兼看月,登阁复登楼。
别离久,今古恨,大刀头。老来长是清梦,宛在旧神州。遐想芗林风味,瓮里自倾春色,不用贳貂裘。笑我成何事,搔首谩私忧。
水调歌头(和芗林居士中秋)。宋代。张元干。 闰余有何好,一岁两中秋。滕王高阁曾醉,月涌大江流。今夜钓龙台上,还似当时逢闰,佳句记英游。看山兼看月,登阁复登楼。别离久,今古恨,大刀头。老来长是清梦,宛在旧神州。遐想芗林风味,瓮里自倾春色,不用贳貂裘。笑我成何事,搔首谩私忧。
忆昔行三首 其二。清代。王润生。 忆昔同治之三载,王师航海来江东。苏常郡县次第下,炊烟渐起荆榛丛。畴道遗黎祸未已,劫火更照江天红。突踞吾里作窟穴,一网打尽哀鸣鸿。犹幸寒门得天悯,一家星散同霜蓬。逾月乱定后先返,骨肉无恙家则空。家空于我复何有,老父竟以忧伤终。是时尽室朝无饔,意外歘又遭闵凶。生者无食死曷殓,屋材手撤黄肠充。葬之以礼乃若此,每一念及悲填胸。人生百愆会可赎,独有此眼长无穷。
题郑侍郎岩隐(一作隐岩)十韵。唐代。许棠。 朝退常归隐,真修大隐情。园林应得趣,岩谷自为名。野步难寻寺,闲吟少在城。树藏幽洞黑,花照远村明。海石分湖路,风泉递雨声。性高怜散逸,官达厌公卿。架引藤重长,阶延笋迸生。青门无到客,紫阁有来莺。物外身虽隐,区中望本清。终难依此境,坐卧避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