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趍庭讲诵初,慨然不复向迷途。只今回首还思省,力学工夫尚尔疏。
冬日斋居杂诗 其一。唐代。安熙。 忆昔趍庭讲诵初,慨然不复向迷途。只今回首还思省,力学工夫尚尔疏。
安熙(公元一二六九年至一三一一年)字敬仲,号默庵,藁城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六年,卒于武宗至大四年,年四十三岁。少慕刘因之名,欲从之游。因没,不果,乃从因门人乌冲问其绪说,尊信力行。家居教授,垂数十年;四方来学者,多有成就。熙作有默庵集五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
安熙。 安熙(公元一二六九年至一三一一年)字敬仲,号默庵,藁城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六年,卒于武宗至大四年,年四十三岁。少慕刘因之名,欲从之游。因没,不果,乃从因门人乌冲问其绪说,尊信力行。家居教授,垂数十年;四方来学者,多有成就。熙作有默庵集五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黄龙山参戎燕楚威楼。明代。区元晋。 危楼高百尺,跻览快新晴。树锁千岩翠,岚收万井明。尊前倾俗虑,云外薄浮名。却笑琵琶索,能添饮后情。
青原偶感。明代。邹元标。 少年曾此问迷津,荏苒韶光及此晨。大药不教顽石变,春风难遣鬓毛新。还凭麋鹿山中性,来结烟霞物外身。丘壑盟心吾敢负,翠屏千古自嶙峋。
以鉴赠赵制置。宋代。袁燮。 吁嗟此鉴,惟铜之精。磨之治之,莹乎其明。其明维何,洞烛毫发。非由外至,实自中发。我有良友,天支之英。雄镇江淮,为时长城。我宝此鉴,持以赠之。此鉴此心,昭晰无疑。鉴揭於斯,中涵万象。物自不逃,初非鉴往。人心至神,无体无方。有如斯鉴,应而不藏。鉴以尘昏,心以欲翳。欲全其明,盍去其累。经武折冲,厥任匪轻。勿贪小利,勿徇虚名。律身惟谨,上功必实。欺心不萌,精忠贯日。选择僚佐,为已强助。众明翼之,厥光弥著。昔者武侯,发教群下。孜孜求益,不自满假。陆抗摧敌,东还乐乡。貌无矜色,谦冲如常。两贤之心,惟其罔蔽。千载凛然,犹有生气。惟君天资,无歉古人。愿如斯鉴,光景常新。
再游大慈岩三首 其三。明代。胡应麟。 径草重重绿,岩花处处红。猿声山寺合,鸟道石房通。峭峡行无际,平畴望不穷。世缘吾欲断,耸翮上天风。
冯子览余簿集裁诗誉借率尔奉酬因见倾倒。明代。王世贞。 蹇余负偏业,束发慕修辞。虽非通人好,往往中所私。濩落青云交,泥涂渐言归。清庙奏朱弦,听者晨已疲。更为新声转,四坐尽歔欷。识曲辨其真,遘子良以希。流水何冷冷,归鸿在遥圻。为君起三叹,拂拭黄金徽。
孝陵。明代。梁以壮。 备极艰虞势自乘,总非前古得相称。干戈尚笑谋秦动,贫贱谁知继舜兴。淮上晚云空易黑,鄱阳春水不曾澄。钟山草木无樵入,日落鹃啼问孝陵。
恭和家大人将赴季弟官舍书示及门之作 其一。宋代。孙应求。 力穑良农必有年,先修人事乃言天。士非学问无由立,勿道家饶负郭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