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扶舆拜,灯明爱白头。故乡元自好,游子独淹留。
壮业真何用,孤怀未忍休。始终存众望,不敢畏离忧。
佛智师归仰山。唐代。大欣。 早发扶舆拜,灯明爱白头。故乡元自好,游子独淹留。壮业真何用,孤怀未忍休。始终存众望,不敢畏离忧。
(1284—1344)元僧。江州人,徙南昌,俗姓陈,号笑隐。九岁出家。博通经典,旁及儒家道流百氏之说。居杭州之凤山,迁中天竺,又主建康集庆寺。文宗天历初,被召赴阙,特赐三品文阶,授太中大夫。顺帝时受命校正《禅林清规》。有《蒲室集》。 ...
大欣。 (1284—1344)元僧。江州人,徙南昌,俗姓陈,号笑隐。九岁出家。博通经典,旁及儒家道流百氏之说。居杭州之凤山,迁中天竺,又主建康集庆寺。文宗天历初,被召赴阙,特赐三品文阶,授太中大夫。顺帝时受命校正《禅林清规》。有《蒲室集》。
读二亲传。明代。王天性。 痛思不孝负恩深,读罢传文泪满襟。官薄曾沾三釜禄,养贫为却四知金。鸾章无自承天宠,鹤发空劳教子心。此恨悠悠何处写,皋鱼终日泣风林。
寄开化李令光四首 其一。宋代。程俱。 我行阡陌间,苗麦已复青。茅茨间新槁,鸡犬有和声。不见吏索钱,田家得其生。鸡犬亦肥字,不遭无事烹。于斯可观政,岂在赫赫名。父老亦相语,驩然就春耕。官租及时了,卒岁乐无营。
洗尽铅华骨里馨(辘轳体)。近现代。顾敏燕。 洗尽铅华骨里馨,莲塘寂寞水风轻。湿花微雨邀香榭,滴翠茶芽慕盛名。虚廓村居秋藕瘦,水天闲话绿波横。曾经得意人归远,此际风流是赤诚。
一碧荡芦洲,晴沙得雨流。趁西风、作去弄新秋。绝似湘江波色冷,只少个,钓渔舟。
雨霁夕阳收,钟声撼寺楼。望西山云气仍浮。准约重阳来载酒,篱外菊,试开不。
唐多令 雨后南下洼看芦洲水涨,邈然有江湖间意。清代。周寿昌。 一碧荡芦洲,晴沙得雨流。趁西风、作去弄新秋。绝似湘江波色冷,只少个,钓渔舟。雨霁夕阳收,钟声撼寺楼。望西山云气仍浮。准约重阳来载酒,篱外菊,试开不。
南歌子·家里逢重九。宋代。王迈。 家里逢重九,新篘熟浊醪。弟兄乘兴共登高。右手茱杯、左手笑持螯。官里逢重九,归心切大刀。美人痛饮读离骚。因感秋英、饷我菊花糕。
友人招饮古寺。清代。蒋春霖。 深树藏幽寺,晴天迟客来。新寒疏落木,宿雨展青苔。儒术逢时拙,禅心得酒开。蟛蜞空入馔,谁荐长卿才。
台江杂咏 其十二。清代。范咸。 贝多篱畔雪如堆,又见优昙花信催。不向中原争艳去,却依荒岛避人来。求仙敢问长生事,化俗还期治世才。寄语海南勾漏令,丹砂莫载䑩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