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明朝过,何从托此身。
不堪垂老日,翻作负羁臣。
四海无知己,长途惟见君。
明朝分别处,草木为谁春。
岁暮留别。唐代。戴良。 五十明朝过,何从托此身。不堪垂老日,翻作负羁臣。四海无知己,长途惟见君。明朝分别处,草木为谁春。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与大光同登封州小阁。宋代。陈与义。 去程欲数莽难知,三日封州更作迟。青嶂足稽天下士,锦囊今有峤南诗。共登小阁春风里,回望中原夕霭时。万本梅花为我寿,一杯相属未全痴。
经李给事旧居。唐代。许浑。 归作儒翁出致君,故山谁复有遗文。汉庭使气摧张禹,楚国怀忧送范云。枫叶暗时迷旧宅,芳花落处认荒坟。朱弦一奏沉湘怨,风起寒波日欲曛。
二月十三日谒西庙早起。宋代。杨万里。 起来洗面更焚香,粥罢东窗未肯光。古语旧傅春夜短,漏声新觉五更长。近来事事都无味,老去波波有底忙。还忆山居桃李晓,酴醾为枕睡为乡。
燕子矶头风日黄,游戎校士水中央。春深痛饮辜司马,日仄清斋虚太常。
大树低花遮勒短,红旗白羽塞卢长。何从一饱饥方朔,自买鱼虾入醉乡。
约观水阅往迟遂虚冯太常饭及归又失郑职方魏园之觞。明代。徐渭。 燕子矶头风日黄,游戎校士水中央。春深痛饮辜司马,日仄清斋虚太常。大树低花遮勒短,红旗白羽塞卢长。何从一饱饥方朔,自买鱼虾入醉乡。
秋日晚望。宋代。杨万里。 村落丰登里,人家笑语声。溪霞晚红温,松日暮黄轻。只麽秋殊浅,如何气许清?不应久闲散,便去羡功名。
日出东南隅行。南北朝。徐伯阳。 朱城璧日启朱扉,青楼含照本晖晖。远映陌上春桑叶,斜入秦家缃绮衣。罗敷妆粉能佳丽,镜前新梳倭堕髻。圆笼袅袅挂青丝,铁钩冉冉胜丹桂。蚕饥日晚暂生愁,忽逢使君南陌头。五马停珂遣借问,双脸含娇特好羞。妾婿府中轻小吏,即今来往专城里。欲识东方千骑归,蔼蔼日暮红尘起。
赠周用宾归江郎五首 其一。明代。郑善夫。 岧岧三神山,郁郁山上木。丛株糁古雪,云际守幽独。附枝中梁桷,匠石岂不欲。寓形万仞冈,沆瀣空中浴。其名曰冥灵,千春葆芳躅。桂树亦葳蕤,乃有斧斤辱。
高阳台 鹣簃感旧记为芬陀居士题。近现代。吕碧城。 梦警鹦翎,誓消鲗墨,情天初换沧桑。碎语重题,残编泪涴秋缃。循环哀乐君知否,證冤缘、先有欢场,试衡量,一寸温黁,一寸凄凉。人间已苦三秋永,况蕊珠兜率,仙历春长。憔悴花魂,料应常倚啼妆。文箫不怨分鸾镜,怨封侯、轻误萧娘。黯前尘,海水东流,旧恨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