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游夙所嗜,投老兴未已。
一朝得良俦,投袂为之起。
龙山屐既蹑,蓝水舟亦舣。
复访清泉境,三宿石林趾。
叶氏好弟兄,坚留酣酒醴。
屡辞不听去,维絷久乃弛。
遂乘一败艇,夜溯潮江水。
中流遭垫溺,指顾有生死。
既类投湘屈,复近捉月李。
云庄得神助,跃出洪波里。
长呼施援手,臂与老猿似。
唐生脱靴袜,投弃如敝屣。
乱江上崩岸,赤脚不顾礼。
空津稍骈集,隙地仅盈咫。
前江后畎浍,拟步辄倾圮。
既为屈蠖蹲,复作拳鹭峙。
顷之云益黑,四顾无托止。
复赖云庄仙,指挥命舟子。
竟将补天术,塞却漏船底。
仍逆冲波急,直榜慈溪涘。
已瞻旧馆近,舍舟同步履。
叩门诉馆人,慰藉杂悲喜。
咄兹六尺躯,忽忽当暮齿。
危途冒险艰,到今知有几。
君子处斯世,真与此舟比。
倾覆乃其宜,得济诚幸尔。
因歌戒溺篇,持用谢知己。
自定水回舟漏几溺。唐代。戴良。 清游夙所嗜,投老兴未已。一朝得良俦,投袂为之起。龙山屐既蹑,蓝水舟亦舣。复访清泉境,三宿石林趾。叶氏好弟兄,坚留酣酒醴。屡辞不听去,维絷久乃弛。遂乘一败艇,夜溯潮江水。中流遭垫溺,指顾有生死。既类投湘屈,复近捉月李。云庄得神助,跃出洪波里。长呼施援手,臂与老猿似。唐生脱靴袜,投弃如敝屣。乱江上崩岸,赤脚不顾礼。空津稍骈集,隙地仅盈咫。前江后畎浍,拟步辄倾圮。既为屈蠖蹲,复作拳鹭峙。顷之云益黑,四顾无托止。复赖云庄仙,指挥命舟子。竟将补天术,塞却漏船底。仍逆冲波急,直榜慈溪涘。已瞻旧馆近,舍舟同步履。叩门诉馆人,慰藉杂悲喜。咄兹六尺躯,忽忽当暮齿。危途冒险艰,到今知有几。君子处斯世,真与此舟比。倾覆乃其宜,得济诚幸尔。因歌戒溺篇,持用谢知己。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农家。宋代。陆游。 新作地炉成,蓬窗亦自明。油香荞饵脆,人静布机鸣。县吏催科简,豪家督债轻。小康何敢望,生计且支撑。
咏史八首 其八。明代。胡应麟。 田巴辨稷下,缓颊摧千人。邹生馆碣石,五德何缤纷。夸夫乐惊世,小人恒共群。谁明白马喻,徒擅雕龙勤。岂若鲁连子,笑谈却秦军。成功不受赏,万乘如浮云。
内机知府郎官再和示教清拔遒美手不能置用韵。宋代。程公许。 世味轻於玉斗撞,向来骄气为君降。暂离约会春风早,催逐飞帆下楚江。
次韵答陈君采兼简一二同志二首 其一。元代。黄溍。 默守知存道,清言不废儒。身方同木石,名已在江湖。此士须前席,何人属后车?唯应耕钓者,缥缈识霞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