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脚双溪路,今经两度春。不堪飞雪夜,还作望乡人。
世事方如梦,生涯笑此身。惟应两蓬鬓,不负岁华新。
郡斋度岁二首 其一。唐代。戴良。 失脚双溪路,今经两度春。不堪飞雪夜,还作望乡人。世事方如梦,生涯笑此身。惟应两蓬鬓,不负岁华新。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代书寄周愚卿二首。宋代。赵蕃。 友于阁上友于人,忽忽分携又两春。剩欲作书书不得,旧知吾懒是吾真。
次韵良佐。宋代。陶梦桂。 回也逍遥只寓言,参乎三省道真传。明知荣悴何由我,谁道修为亦属天。朝市山林皆寄耳,简编灯火故依然。穷年矻矻人休讶,山宅臞儒便是仙。
纵笔。宋代。陆游。 一点湛空明,居然万事轻。菜元胜肉食,车岂异徒行。幻境终何在,金丹本自成。信能如是解,土苴亦长生。
题蛟弯小庵二绝 其一。宋代。朱松。 浮尘不到客眉开,乞食幽人晚未回。相对西山全体现,逢人莫道只空来。
赋张芸叟蕃刀。宋代。孔武仲。 王师前年下灵州,先生奉诏为参谋。军书堆案不足道,欲斩名王悬髑髅。官供器械如山积,装结虽巧体质浮。传闻蕃刀最可用,买置不惜千金酬。沙河洗湔血痕尽,莹若一水横清秋。长庚辉辉夺明月,光景迸溢不可收。军回仓卒未及试,提挈万里来荒陬。空斋倒掩阅图史,深林永日号猩
寄吊松江周翁。明代。边贡。 不见南溪老,苍茫二十秋。浦云空北望,江水自东流。已化辽阳鹤,犹疑海畔鸥。存亡一掬泪,何日洒林丘。
用前韵感事二首 其一。元代。耶律楚材。 称斤甘荠卖京西,谁信无人采五溪。鹏异众禽全六翮,麟殊凡兽具五蹄。昔年学道宗夫子,盈科后追如流水。蛰龙犹未试风雷,萍泛蓬飘而至此。缊袍甘分百结重,不学乱世奸人雄。忘忧乐道志不二,守穷待变变则通。岁寒松柏苍苍直,摩云直待高千尺。桃李无言蹊自成,此君冷淡人何寂。生平耻与哙伍行,杜门养拙安天常。泽民致主本予志,素愿未酬予恐惶。否塞未能交下上,何日亨通变爻象。不图廊庙为三公,安得林泉参百丈。居士身穷道不穷,庸人非异是所同。笔头解作万言策,人皆笑我劳无功。流落遐荒淹岁月,赢得飘萧双鬓雪。谋生太拙君勿嗤,不如嗣宗学锻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