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寅(1303——1389),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
梁寅。 梁寅(1303——1389),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袖拂西风,临古道、行行且止。遥指处、故园三径,归程十里。老虹青红疏雨外,远山紫翠斜阳里。更澄江、万顷白鸥轻,天连水。铜花锈,貂裘敝。空负了,平生志。慨几多往事,昨非今是。仙沉腰围缘底瘦,愁潘鬓影今如许。有元龙、百尺最高楼,君来倚。
满江红 归故居答杨润之。元代。吴景奎。 袖拂西风,临古道、行行且止。遥指处、故园三径,归程十里。老虹青红疏雨外,远山紫翠斜阳里。更澄江、万顷白鸥轻,天连水。铜花锈,貂裘敝。空负了,平生志。慨几多往事,昨非今是。仙沉腰围缘底瘦,愁潘鬓影今如许。有元龙、百尺最高楼,君来倚。
次韵诸公赠将官鹿浩然。宋代。王灼。 休把长缨便请行,如今正属泰阶平。醉看夜月清樽倒,卧对秋风白发生。羞向热官称命薄,喜随寒士以诗鸣。他年采药鹿门去,不许人间知姓名。
忆玉岩 其二。宋代。李朴。 秋风燕雀正关关,忽见篱边菊又斑。寒雁自知霜露重,海鸥常伴水云閒。百年往事丹心里,千古声名直道间。此意属公须慷慨,晚云成雨便归山。
塞上山多却少水,听说水字心先喜。车马联翩五六人,路径逶迤三十里。
青山露面远相迎,不曾见水已闻声。寻源乃出山之罅,银蟒千条自空下。
同彭桐庄员外顾渚搽中翰那晋堂毓子敏诸公子游水磨沟。清代。史善长。 塞上山多却少水,听说水字心先喜。车马联翩五六人,路径逶迤三十里。青山露面远相迎,不曾见水已闻声。寻源乃出山之罅,银蟒千条自空下。自空飞下不肯留,放溜直欲奔东流。被沟束住流不及,怒撼青天白玉楼。谁触机心将磨置,雪花玉屑时盈器。从此无烦夜碓勤,橐囊月足给千军。添修台馆供游宴,六六阑干亭八面。我来七月未飘霜,祗觉绵衣透体凉。酒醴本来携野桡,雁凫只要取家塘。兴酣喜傍板桥立,悔未戴来青箬笠。顾影同怜拱揖频,拭巾自觉须眉湿。胜地流连日易斜,雨骤风驰夜到家。客散闭门无语坐,耳边犹听响花花。
班婕妤。元代。张玉孃。 一自煌捐弃,香足玉阶疏。闻道西宫路,近亦绝莺与。翠箔玉蟾窥,天街仙籁绝。抱恨坐夜长,银氏半明减。
自馀杭归宿淮口作。唐代。白居易。 为郡已多暇,犹少勤吏职。罢郡更安闲,无所劳心力。舟行明月下,夜泊清淮北。岂止吾一身,举家同燕息。三年请禄俸,颇有馀衣食。乃至僮仆间,皆无冻馁色。行行弄云水,步步近乡国。妻子在我前,琴书在我侧。此外吾不知,于焉心自得。
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九。清代。朱彝尊。 苏小墓前秋草平,苏小墓上秋瓜生。同心绾结不知处,日暮野塘空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