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命均劳逸,天工赞纪纲。渥恩来凤沼,吉日动乌樯。
位应郎官宿,威馀御史霜。诸曹资倡率,上相待绳匡。
正色吴山悄,清怀浙水长。当为鲍司隶,行召董贤良。
凛凛科名重,振振士气扬。明年楚江上,霄汉想鹓行。
普元礼御史迁浙省都事奉饯。唐代。梁寅。 帝命均劳逸,天工赞纪纲。渥恩来凤沼,吉日动乌樯。位应郎官宿,威馀御史霜。诸曹资倡率,上相待绳匡。正色吴山悄,清怀浙水长。当为鲍司隶,行召董贤良。凛凛科名重,振振士气扬。明年楚江上,霄汉想鹓行。
梁寅(1303——1389),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
梁寅。 梁寅(1303——1389),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送六君子 其六 六送桢仲于城西关。明代。王世贞。 请得葳蕤钥,踟蹰未忍还。亦知谯鼓急,词组万重山。
菩萨蛮 其十一。近现代。黄绮。 柔肠早被秋波割。春心莫共花争发。花气乱侵房。池光忽隐墙。红颜无定所。自怯春寒苦。却拟笑春风。开樽绿酒浓。
春日按部北路即事 其二。清代。觉罗四明。 溪山处处罩云烟,密箐深林响百泉。隐隐竹围声远近,无腔短笛乐尧天。
相逢今雨大堤头,梵刹丹青暮霭流。赫奕家声曾御李,飞扬门阀旧封留。
何须铁骑桑乾战,暂解金鱼杜曲游。昨夜净慈秋色里,霜华寒透鹔鹴裘。
遇张孟孺于湖上未及问姓名别去诘旦以羡长书洎新作来谒赋答此篇。明代。胡应麟。 相逢今雨大堤头,梵刹丹青暮霭流。赫奕家声曾御李,飞扬门阀旧封留。何须铁骑桑乾战,暂解金鱼杜曲游。昨夜净慈秋色里,霜华寒透鹔鹴裘。
台城路 感怀。清代。鲍之芬。 梦中冉冉韶华度,情怀迥非畴息。命也如何,时哉不与,底事十年为客。人情阅历。叹火暖冰寒,自怜心迹。莫怪东风,岭梅枝各向南北。真言不醒顽石。纵诗书千卷,何用今日。庸福如人,虚名老我,半世穷愁消得。青衫泪湿。恨瑟柱添胶,琴材被炙。厚薄前因,料难增寸尺。
药圃五咏 其四 川芎。宋代。方一夔。 芎苗高一丈,细花如申椒。不独服芎根,衣佩或采苗。清芬袭肌骨,岁久亦不消。所以湘浦客,洁修著高标。我老苦多病,风寒首频摇。愿移一百本,溉根豁烦嚣。虽无下女遗,乾叶插盈腰。逃泥贳旦暮,不学楚人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