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潦玄云净影涵,漏天奚止说西南。毁垣到处疏篱当,支厦何年大木堪。
憭慄未须悲宋玉,沉吟漫尔忆岑参。无穷世故灵台小,华发萧骚不满簪。
初秋苦雨。唐代。宋褧。 白潦玄云净影涵,漏天奚止说西南。毁垣到处疏篱当,支厦何年大木堪。憭慄未须悲宋玉,沉吟漫尔忆岑参。无穷世故灵台小,华发萧骚不满簪。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
宋褧。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长亭怨慢 咏瓶中腊梅。近现代。廖恩焘。 惯消受前言风露。点染残冬,色香瓶贮。庾岭人回,暮云横岫最怜汝。屐痕黏了,谁掬上斜阳树。树不比梅寒,结细萼枝枝还古。蝶妒。记蜂黄夕褪。粉坠又遭帘雨。檀奴在也,漫赢得月栏偷觑。第一是浅浅妆成,笑匀额何曾留谱。算袅似金钗,难引钿蛾飞舞。
访竹坪给谏。清代。周于礼。 得归曾未易,已事耐思寻。半亩余生计,十年空好音。敷原荒草色,阅世老松心。日暮回车去,霜枫醉远林。
赠严州张太守 其一。明代。吴与弼。 江山随处赋诗频,况此论心共故人。遥传尚友轩中誉,为德兼誇更为民。
送僧归天台。宋代。释普度。 龙门浪裹翻身出,凛凛风生气宇清。归到石桥君自看,杖头犹带怒涛声。
次韵张令郊行 其三。宋代。韩淲。 寻诗得酒坐閒亭,秋到骚人独用情。犹有黄花看著眼,悠然风味忆渊明。
送蓝公漪。清代。陈恭尹。 珠海三为别,相知廿载来。发添无限雪,心共不然灰。老脚寰中遍,新诗酒后裁。时难游不得,归梦北窗开。
过刘寔夫都谏旧宅偶成辄寄。明代。林文俊。 柴门寂寂昼长扃,苑树移阴霜满庭。共许登堂论契阔,今来立马叹伶俜。朝中旧恨平津阁,湖上清风孺子亭。试向沧浪问渔父,此时还有几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