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各九十。
冬寒夏热最叹当,寒则如刀热如炙。
春三秋九号温和,天气温和风雨多。
一年细算良辰少,况且叹逢美景何。
美景良辰淌遭遇,又有赏心并乐事。
不烧高烛照芳樽,也是虚生在人世。
古人有这达矣哉,劝人秉烛夜游来。
春宵一刻千金价,我道千金买不回。
一年歌。唐代。唐寅。 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各九十。冬寒夏热最叹当,寒则如刀热如炙。春三秋九号温和,天气温和风雨多。一年细算良辰少,况且叹逢美景何。美景良辰淌遭遇,又有赏心并乐事。不烧高烛照芳樽,也是虚生在人世。古人有这达矣哉,劝人秉烛夜游来。春宵一刻千金价,我道千金买不回。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学书十绝 其七。宋代。李之仪。 大人相好一百种,几劫修来得到今。不独普贤能演说,淘沙个个得精金。
饯平洲僧。宋代。徐集孙。 天地一身閒,袈裟裹乱山。听经离竺寺,结制去云间。包重悬诗稿。藤枯带藓斑。西风落梧叶,应又向西还。
得余漱石书知病中犹尽力照料留锡藏书并写寄目录喜极寄却二首 其二。近现代。冯振。 喜极翻疑梦,忧深却畏真。火炎浑玉石,霜重出松筠。呕血何多病,惊心为老亲。艰难好将息,时序已回春。
次韵林参议致甫以诗见索近作。宋代。喻良能。 朝行款接已弥年,会府重逢意豁然。好酒未容千日醉,恶诗不必万人傅。
秋夜寓直中书呈黄门舅。唐代。苏颋。 帘栊上夜钩,清列听更筹。忽共鸡枝老,还如骑省秋。循庭喜三入,对渚忆双游。紫绂名初拜,黄缣迹尚留。月舒当北幌,云赋直东楼。恩渥迷天施,童蒙慰我求。迟君台鼎节,闻义一承流。
自许昌如蔡与石士繇酌别一章。宋代。陈东。 太学诸生出许昌,抱关夫子特相将。轻衣短帽秋风里,瘦马羸童古柳傍。黄叶翻翻惨离思,独醪沃沃浇愁肠。欲知此别情怀恶,正是平生气味长。公归且作诗书伴,我去还依鸿雁行。酒阑径渡石桥子,回首高城挥夕阳。
同鲁南天界方丈对雨。明代。顾璘。 与子避俗祇园深,高阁雨鸣如洗心。芳草杜门无马迹,墨云缠树有龙吟。堪怜把笔临池水,况复衔杯对竹林。终岁驱驰城郭里,幸于支遁此开襟。
寄谢宗伯何公四首 其三。明代。胡应麟。 少日游金马,平生近玉宸。中天回雨露,绝域望星辰。咳唾千秋迥,吹嘘万象春。惭无杜陵句,池上赞丝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