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谪仙桥,严寒酒易消。云容将变朔,风信巳鸣条。
只为朋从好,浑忘旅寓遥。清吟迟月渚,剪烛永今宵。
腊八日与墨池野酌迟丘月渚。唐代。杨慎。 散步谪仙桥,严寒酒易消。云容将变朔,风信巳鸣条。只为朋从好,浑忘旅寓遥。清吟迟月渚,剪烛永今宵。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晚秋出门戏作二首 其二。宋代。陆游。 闲愁那到野人边,万事元知合付天。尽醉仅能三龠酒,新寒未办一铢绵。邻僧每欲分斋钵,庙史犹来索社钱。无地置锥真细事,不妨胸次日超然。
百香诗 其十四 灯。元代。郭居敬。 院宇沉沉秋气凉,重帘低下护清光。夜深忽报书生喜,红绽釭花一蕊香。
采菱和黄皆令。清代。祁德琼。 采菱歌逐绿云飞,画舫轻随暮色归。枫叶两堤摇碧水,湖光一带入罗衣。
秋闺词。宋代。周紫芝。 西风动帘幕,蟋蟀鸣高堂。蔓草湿零露,秋闺知夜长。佳人掩朱户,背烛解罗裳。愿言鸳鸯梦,双飞入方塘。清影横疏棂,奈此明月光。依依照长夜,炯炯明愁肠。不恨郎不归,恨月入我床。披衣复起坐,嚬翠挑残缸。开缄取素书,解结罗带傍。一读再三叹,再读泪数行。终夜不成寝,曙色忽满窗。虽云有膏沐,谁能理晨妆。
东偏小室去日最远每逃暑之地戏作五字。宋代。陆游。 肃肃檐阴转,泠泠笕水鸣。高墉日气远,方簟午风清。渴爱餐浆美,慵便葛屦轻。新秋忽在眼,结束问山程。
赋得玉水记方流。明代。陈昌言。 明媚如怀玉,奇姿自托幽。白虹深不见,绿水折空流。方珏清沙遍,纵横气色浮。类圭才有角,写月让成钩。久处沉潜贵,希当特达收。滔滔在何许,揭厉愿从游。
游石龙偶成寺僧通首坐饱历丛林归老山故诗多。宋代。冯时行。 飞泉撼琳球,群山高崔嵬。中有古道场,紫烟笼观台。石门不施关,荣辱自不来。霜钟鸣万壑,日出山雾开。老僧挈筠篮,上山拾羹材。归煮南涧水,至味谢盐梅。食饱不下床,法身充九垓。破衲一甲子,云閒与徘徊。我欲吐情语,铭之古岩隈。云切戒多事,勿听龙作媒。为雨非不佳,世间多尘埃。预恐为雨罢,归来污苍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