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勾东春已深,迟客登楼延赏心。苔池飞泉漱鸣玉,菜圃黄花如散金。
汉阳莫作穷乌赋,楚狂且停衰凤吟。绿樽共喜日日醉,华发那畏星星侵。
孟春与叶桐冈迎王钝庵于郊即事。唐代。杨慎。 正月勾东春已深,迟客登楼延赏心。苔池飞泉漱鸣玉,菜圃黄花如散金。汉阳莫作穷乌赋,楚狂且停衰凤吟。绿樽共喜日日醉,华发那畏星星侵。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奉天别渔石司寇。明代。康海。 腊日暖如春,君归谒紫宸。一尊奉天酒,千古五陵人。剑佩勤边远,风云入梦新。明时逢圣主,令世浥清尘。
赠道芬上人(善画松石)。唐代。窦庠。 云湿烟封不可窥,画时唯有鬼神知。几回逢著天台客,认得岩西最老枝。
效陶四首用葛秋岩韵。宋代。释文珦。 山深自无暑,五月草树寒。颇有遁世乐,得之亦非难。岩翁我同流,邂逅成清欢。回首功名人,琐琐不足观。
雨中西泠桥泛舟至涌金门诗。清代。沈谦。 微雨映朝日,轻舟荡寒烟。不悟山色佳,却与幽性便。虹梁锁深翠,花坞含晚妍。鼓楫翻浪蕊,鸥凫起翩翩。南国绮罗歇,万古空婵娟。宝钗变黄土,尚忆同心言。佳丽亮难久,幽忧讵能宣。羲贺不我贷,行乐及盛年。中流振哀竹,坐客泪如泉。
江行杂咏十首 其七 芦烟。清代。陈恭尹。 渐狭溪中路,渔樵共此汀。山盘烟缕直,天压荻苗青。夏麦炊新熟,春畬火尚荧。舟行无一事,汲水验茶经。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唐代。杜甫。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邻里为我色惆怅。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东飞鴐鹅后鹙鶬,安得送我置汝旁。呜呼三歌兮歌三发,汝归何处收兄骨。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我生何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魂招不来归故乡。南有龙兮在山湫,古木巃嵸枝相樛。木叶黄落龙正蛰,蝮蛇东来水上游。我行怪此安敢出,拔剑欲斩且复休。呜呼六歌兮歌思迟,溪壑为我回春姿。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
凌玉又有远行得书念之。清代。袁佑。 我亦求田舍,君仍滞道涂。盛名多坎壈,野馆半榛芜。赋稳新诗句,愁深旧酒垆。一年才一见,岁月望中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