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上轻盈侣,巫阳缥缈仙。晚归因斗草,春困为秋千。
罗帐含双笑,灯昏尚未眠。
扶南曲 其五。唐代。杨慎。 淇上轻盈侣,巫阳缥缈仙。晚归因斗草,春困为秋千。罗帐含双笑,灯昏尚未眠。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话无言上人方丈。明代。袁宏道。 秋子拨秋烟,堂头二十年。还君半面识,乞我一蠡禅。石壁分窗看,松风对榻眠。浮生成泛泛,俱有雪毛县。
后九日重与应李诸君水头放舟 其一。明代。王世贞。 为有沧洲趣,重来肯厌频。溪鸥浑狎棹,篱犬不惊人。物色时能改,心期日更真。仆夫毋太促,吾醉欲经旬。
宿云台燕集。明代。林鸿。 海雨净炎歊,昏星换斗杓。天开青杳霭,帝返赤飘摇。历览龙宫迥,跻攀鸟道遥。碧筒通露饮,白雪度云谣。列岫疑看画,泠风讶奏箫。竹深凉气早,苔密露痕饶。祇树栖驯鸟,禅枝咽暝蜩。园红将下叶,海白欲归潮。北阙休通籍,东林喜见招。栖迟心石古,衰飒鬓蓬凋。失路孤生感,观空万虑消。漫游聊取醉,何必蹑洪乔。
寄怀江夏隐士艾木田。明代。陈子升。 赋里怀人楚泽赊,汉阳秋色净君家。荒田偶种狙公芧,丈室时飞天女花。门对远峰先落雁,枕欹鸣叶过栖鸦。闻风不得便相访,千里月明江上沙。
冶秋词十四首 其八。唐代。康有为。 半恼佯羞带笑痴,春云如梦正迷离。桃花开尽无言处,消受芳馨语阿谁。
大雪歌。宋代。陆游。 若耶溪头朝暮雪,鸦鹊堕死长松折。横飞忽已平屐齿,乱点似欲妆帘缬。放翁凭阁喜欲颠,摩娑拄杖向渠说:莫辞从我上嵯峨,此景与子同清绝。银杯拌蜜非老事,石鼎煎茶且时啜。题诗但觉退笔锋,把酒未易生耳热。扶衰忍冷君勿笑,报国寸心坚似铁。渔阳上谷要一行,马蹄蹴踏河冰裂。
暮天丝雨轻寒,二分春色看看过。梅花谢了,苍苔万点,香残粉污。犹喜墙头,一枝娇袅,杏腮微露。算几回逗晓,朱阑独倚,悄只怕、东风大。
浮世名缰利锁。这区区、要须识破。沧波夜月,翠微云树,依然还我。重结鸥盟,细听莺语,自歌自和。问黄沙飞镞,红尘走马,又还知么。
水龙吟·暮天丝雨轻寒。宋代。张榘。 暮天丝雨轻寒,二分春色看看过。梅花谢了,苍苔万点,香残粉污。犹喜墙头,一枝娇袅,杏腮微露。算几回逗晓,朱阑独倚,悄只怕、东风大。浮世名缰利锁。这区区、要须识破。沧波夜月,翠微云树,依然还我。重结鸥盟,细听莺语,自歌自和。问黄沙飞镞,红尘走马,又还知么。
泉通暗甃泻清溪,倒影风亭翼瓦齐。借问披襟聆漱玉,何如擐甲听征鞞。
相过底厌时挥麈,独坐应须日杖藜。信美那知非我里,倚栏归路已都迷。
德升尚书赋溪风亭二首以题为韵顾风字某已先作别赋溪字一首。宋代。綦崇礼。 泉通暗甃泻清溪,倒影风亭翼瓦齐。借问披襟聆漱玉,何如擐甲听征鞞。相过底厌时挥麈,独坐应须日杖藜。信美那知非我里,倚栏归路已都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