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柳春相近,关山雪正飞。寒光朔气冷侵衣。玉塞隔金微。
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帛书欲寄雁声稀。秃节几时归。
巫山一段云 绍途遇雪。唐代。杨慎。 梅柳春相近,关山雪正飞。寒光朔气冷侵衣。玉塞隔金微。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帛书欲寄雁声稀。秃节几时归。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寄何我轩。宋代。蒲寿宬。 十年不见此髯翁,笑我而今鬓亦蓬。几度因诗亲水部,一廻看剑泣山公。无心尘世云移岫,极目仙壶浪拍空。痛饮剧谈非是梦,寸丹长与荔枝红。
送孙兆孺还华容 其二。明代。王世贞。 铃阁深沈漏渐稀,新凉綷縩上荷衣。相逢始信无官好,今夜思家明夜归。
春日白门写怀用高季迪韵五首 其二。明代。杨基。 柴门斜对曲江头,农具渔罾晚自收。细雨短莎寒似腊,淡烟新柳暝如秋。鸥能来往缘曾识,莺或丁宁解说愁。回首故交零落尽,更将诗酒与谁游。
踏莎行(咏汤)。宋代。张炎。 瑶草收香,琪花采汞。冰轮碾处芳尘动。竹炉汤暖火初红,玉纤调罢歌声送。麾去茶经,袭藏酒颂。一杯清味佳宾共。从来采药得长生,蓝桥休被琼浆弄。
梅花。明代。孙绪。 北雪寒云未可亲,玉容肯受朔风尘。月从开后疑无色,天向枝头别有春。隔屋冻林还映水,到窗寒影自宜人。年来不作调羹梦,荒圃疏篱意最真。
顾明府荣夫。明代。祝允明。 鸡山燕市每依依,此日都抛入洛衣。家近郁林公旧隐,门如彭泽令初归。空怜旧社惟君密,却笑无车访我稀。最爱沧浪池水好,几时同坐一方矶。
送真元二上人归吴中。宋代。范仲淹。 归心不可夺,千里故园春。及见市朝事,却思江海人。烟波方得伴,松月定为邻。愿结虎溪社,休休老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