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去去无千里。屏风万叠青山里。流水赛流霞。桃花夹杏花。
芜平芳草短。一望春如剪。回磴是回程。莺声报一声。
菩萨蛮 楚雄春归。唐代。杨慎。 来来去去无千里。屏风万叠青山里。流水赛流霞。桃花夹杏花。芜平芳草短。一望春如剪。回磴是回程。莺声报一声。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御。唐代。独孤及。 汉家金马署,帝座紫微郎。图籍凌群玉,歌诗冠柏梁。阴阴万年树,肃肃五经堂。挥翰忘朝食,研精待夕阳。晴空露盘迥,秋月琐窗凉。远兴生斑鬓,高情寄缥囊。葳蕤双鸑鷟,夙昔并翱翔。汲冢同刊谬,蓬山共补亡。差池摧羽翮,流落限江湘。禁省一分袂,昊天三雨霜。石渠遗迹满,水国暮云长。早晚朝宣室,归时道路光。
平江送王腾叔。宋代。陈藻。 交情早已有何蕃,为我扬声梁楚间。秋暮姑苏身自到,春来行李处犹难。十年为客思新切,一第从人奏凯还。莫笑衰翁频镊鬓,雕虫更拟入贤关。
赠黄虚舟。宋代。李曾伯。 君不见君家知命今师日,白衫骑驴人不识。当时画作梁园图,惟有龙眠老仙笔。又不见异时知命离戌州,终身原学陶朱游。能令太史为著语,此比西子同扁舟。君今名在嫡孙行,数载浮家渚宫上。秋风细起鲈鱼钓,落日驮成院花样。孤篷短辔万两奇,一朝复见江南诗。风流信是古难继,亦有轩轾谁为之。我知长耳困皁枥,突市冲篱久狂蹶。逢京光节仅免辱,入华阴门几遭诘。不如小艇枫荻洲,水天碧处盟沙鸥。凌波三叹洛妃恨,招魂一洗湘累愁。骑驴不下竟为惑,纵苇所之乐何极。与今坐上嘲子瑜,争似舟中怀李白。奚庸二亩藜苋图,足归一枕黄粱娱。持竿鼓枻贵适我,解鞍截镫无从渠。厥今龙眠麟笔不可复,太史鸾胶尚堪续。我亦苕溪渔隐徒,亦有水调遗子以一曲。
送苏秀才归永嘉。宋代。范成大。 再入庭闱再入山,偷闲百日了金丹。他年拔宅上升後,休道使亲忘我难。大道凝神术养形,形神俱炼始功成。劝君观妙还观徼,先作顽仙地上行。
里中及门百三十二人谠集钓鱼台。清代。陈宝琛。 故山一别十三春,犹有从游载酒人。佳日池亭俨图画,昔年童冠尽缨绅。纵观寒木须时栋,暂对清尊远世尘。胜集金元遗迹在,如斯风义定谁伦?
和何应辰过山谷墓韵。宋代。王炎。 何年马鬣埋玉树,上有乔木清风寒。琳瑯金薤落四海,万象顿挫随毫端。追攀前辈岂无意,偶来弛担鸣珂里。生恨与公相后先,临风三叹不能已。论诗谁解针膏盲,人间今日无黄香。经过一酹尊中碧,明月湾头山{阗真换具}寂。
廖子谟县尹像赞。明代。杨士奇。 秋水襟怀云锦思,少年先见宰官身。寿星正照长沙县,好作阳春为福民。
除夕,访子野食烧芋,戏作。宋代。苏轼。 松风溜溜作春寒,伴我饥肠响夜阑。牛粪火中烧芋子,山人更吃懒残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