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蕊娟娟花灼灼,银釭背解明珰。澹云轻雨拂高唐。
不言惟有笑,多媚总无妆。
却怪汝南鸡唱早,行踪不辨回廊。青苔幽径落红香。
宝钗寒挂月,罗袜冷侵霜。
临江仙。唐代。杨慎。 玉蕊娟娟花灼灼,银釭背解明珰。澹云轻雨拂高唐。不言惟有笑,多媚总无妆。却怪汝南鸡唱早,行踪不辨回廊。青苔幽径落红香。宝钗寒挂月,罗袜冷侵霜。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和洪叔昞主簿浮玉亭韵。宋代。袁说友。 亭为君来又得名,公余赢取眼双明。溪光影碎黄金艳,波面声流白玉琤。夜半吴歌缘底恨,晚来山色不胜情。风光我欲平分破,故把吟边当结盟。
酬范浯洲饯饮牡丹台。明代。邱云霄。 花气春庭合,芳尊别意迟。谈深愁转剧,酒满分难辞。白日情交惜,清时鬓已丝。未须论出处,勉共白云期。
登江州百花亭怀荆楚诗。南北朝。萧绎。 极目才千里,何由望楚津。落花洒行路,垂杨拂砌尘。柳絮飘晴雪,荷珠漾水银。试酌新春酒,遥劝阳台人。
乙酉元日八首 其二。明代。唐伯元。 窃禄谁家子,言归竟不归。高堂双白发,帝里又芳菲。谷送宫莺晓,烟添御柳肥。斑斓五色在,何处试春衣。
和晏相公西湖。宋代。韩维。 鸣蝉忽以急,夏景晏林塘。不知何山雨,飒然送微凉。荷茭忽翻倒,四散飘暗香。清渠决决流,碧色浸稻身。零落堕林实,琐碎开水芳。公来必乘晚,散步方徜徉。箫鼓不从后,笔牍常在旁。游鱼自成族,飞鸟不乱行。周览时景佳,郁穆发新章。何意蓬荜士,传贶谬所当。时方苦炎暵,汗下挥其滂。三复大雅作,清风肃衣裳。
山居写兴。元代。马臻。 人事喧喧任弈棋,青山数亩是归期。分将药草锄云种,买得松杉趁雨移。老去故人多入梦,愁来閒事总成诗。芒鞋布袜身犹健,十里莎堤信杖藜。
补悼亡作十首 其八。。郑用锡。 频年药石觅参苓,瘦骨谁怜镜里形。却幸归田汝无恙,眼看儿子擢明经。
病馀杂咏感怀初入永兴二首 其二。明代。李寄。 胡家羌笛满春风,百二山河感昔雄。滚滚腥尘烘日黑,炎炎虐焰射云红。钱囊羞涩诗看好,病体登临屐累同。时在苏君言不敢,且将仪舌捲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