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霜原草未全黄。绿叶映红芳。野客争夸稔岁,行人自笑炎方。
却思京国,狐裘貂帽,雪洞毡房。不识琼楼高处,曝暄谁献吾皇。
朝中措。唐代。杨慎。 经霜原草未全黄。绿叶映红芳。野客争夸稔岁,行人自笑炎方。却思京国,狐裘貂帽,雪洞毡房。不识琼楼高处,曝暄谁献吾皇。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昭礼书来告其行日再寄以诗。宋代。赵蕃。 已执临岐手,仍通叙别书。绝知于我厚,何敢向君疎。江上留残岁,吴中拟定居。莫为南北恨,天地一蘧庐。
秋日偕任徵君东涧集龙门桥归汎江口看山之作。清代。戴亨。 西郭乘流出市阛,龙门桥畔听潺湲。修篁尊酒方延赏,迟日扁舟未拟还。烟树苍茫胥口渡,云峰突兀润州山。不缘官署身拘限,长共浮鸥野外閒。
重答柳柳州。唐代。刘禹锡。 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耦耕若便遗身老,黄发相看万事休。
念奴娇 其一 樱桃。近现代。邓潜。 卖花声断,正垂檐子结,繁星无算。定惹金衣公子笑,一树来禽何晚。露积瑛盘,霞餐翠笼,买得春光贱。梦华翻录,上林犹记开宴。休谱乐府新词,郑家风韵,依约枝头见。禅味年时参玉版,未许绿珠同伴。素口徵歌,绛唇戏点,往事思量遍。裹将罗帕,有人红泪痕满。
和叔夏田舍三绝。宋代。胡寅。 尚恨山前尘土侵,去耕山后白云深。下泉不使苞稂秀,夫子宁忘济物心。
土木驿。明代。王世贞。 夜色萧条铁骑重,曾惊燐火散千峰。蛾眉幸不歌黄鹄,鱼服愁仍困白龙。地阔金瓯元浩荡,天回玉辇转从容。因挥二晋千秋泪,于石真成勒景钟。
梦见周公。宋代。林希逸。 至圣元无梦,伤麟有隐忧。道传自公旦,意切为宗周。泗水蘧方觉,东山记昔留。鸿飞归不复,蝶化恍同游。洛卜图何在,殷楹涕自收。蒲姑如可作,料想订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