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别我去,春恨满蘼芜。况是新秋夕,相思芳岁徂。
月纤京兆画,星点汉皋珠。峰霞张锦颊,池潋湛清矑。
物色那堪对,情悰可忍孤。将怀结楚梦,流思向云巫。
秋夕效六朝体。唐代。杨慎。 美人别我去,春恨满蘼芜。况是新秋夕,相思芳岁徂。月纤京兆画,星点汉皋珠。峰霞张锦颊,池潋湛清矑。物色那堪对,情悰可忍孤。将怀结楚梦,流思向云巫。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靖安寄居。唐代。孟郊。 寄静不寄华,爱兹嵽嵲居。渴饮浊清泉,饥食无名蔬。败菜不敢火,补衣亦写书。古云俭成德,今乃实起予。戆叟戆不足,贤人贤有馀。役生皆促促,心竟谁舒舒。万马踏风衢,众尘随奔车。高宾尽不见,大道夜方虚。卧有洞庭梦,坐无长安储。英髦空骇耳,烟火独微如。厚念恐伤性,薄田忆亲锄。承世不出力,冬竹肯抽菹。外物莫相诱,约心誓从初。碧芳既似水,日日咏归欤。
正月十日五更梦中。宋代。梅尧臣。 今年花似去年新,去年人比今年老。我劝厚地一杯酒,收拾白日莫苦早。
马司户所作墨梅并示佳作因次韵。宋代。蔡沈。 谁把霜毫归庾岭,王孙去后久寥寥。长时月夜横疏影,镇日春风上素绡。可笑儿童寻剪摘,如知蜂蝶亦邀招。人心造物无穷巧,顷刻功成永不摇。
长寿山居元夕。金朝。元好问。 微茫灯火共荒村,黄叶漫山雪拥门。三十九年何限事,只留孤影伴黄昏。
咏怀 其四十四。魏晋。阮籍。 河上有丈人,纬萧弃明珠。甘彼藜藿食,乐是蓬蒿庐。岂效缤纷子,良马骋轻舆。朝生衢路旁,夕瘗横术隅。欢笑不终晏,俛仰复欷歔。鉴兹二三者,愤懑从此舒。
题李都阃履历七首 其四 沙县。明代。黄衷。 家家县磬逐红巾,杀气遥侵二月春。一夜将军传□到,凯歌才散稻花新。
立夏日纪事。明代。陶安。 近午生微暖,残云散积阴。朱明新节序,绿暗旧园林。幕佐论时政,山人献雅吟。南风来应候,解愠快民心。
天仙子 赠寒松和尚同云臣赋 和尚曾驻锡善权,今掩关北郭。清代。陈维崧。 玉洞银楼垂碧乳,夜夜老猿吟冷树。山僧兴到爱溪山,飞锡住,浮杯渡。结个茆庵山下路。尘界茫茫无定据,雪里飞鸿风里絮。山僧兴尽别溪山,一笑去,谁回顾。明月满山无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