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有钱塘信,斯人亦可伤。更怜新特在,犹唤旧江郎。
存殁绝句 其六 江景孚。唐代。杨慎。 近有钱塘信,斯人亦可伤。更怜新特在,犹唤旧江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沁园春·送李神木北上。清代。陆震。 郁郁吾生,于此久居,真使人哀。恰名场溷迹,逢迎计拙,浮云过眼,富贵心灰。物外逃名,墙东避世,我意如斯更不回。君豪甚,忽别余千里,买棹长淮。羡君此去金台。看帝阙、巍峨北极开。更苍松翠柏,西山崒嵂,银涛雪浪,易水潆洄。乐毅坟边,张华宅畔,吊古谁能不感怀。题诗处,问中朝诸贵,若个怜才。
深甫过留宿并示近诗。宋代。刘敞。 别长会时稀,乐少忧日多。邂逅非素期,悲欢奈君何。明灯照空窗,风雪满天地。此时坐相对,达旦终不寐。少年慕结交,徒以此方寸。危生始自感,来日安可问。意气久已夺,形发亦已衰。如何切磋意,不废平生时。惊禽坠虚弦,病叶陨轻露。一闻伤心奏,涕下已如注。
十七日夜月色尤佳与韦去非东亭小酌。宋代。冯时行。 秋来瑶海浴婵娟,天上人间又一年。有酒何妨三夜看,无云尚见九分圆。楼台迥忆仙游眼,村落遥思禁曙烟。半柄衔山风露冷,归来清绝不成眠。
小春天。宋代。邵雍。 八月小春天,如人强少年。偷生诚有谓,却老固无缘。既有神仙术,能回草木妍。安知太平日,不得似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