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风声似水声,五更春雨遍春城。
被提芳草茸茸暗,镜渚夭花灼灼明。
墙过村醪仍冻蚁,窗临海树已暄莺。
天涯节物催华发,同是怀乡去国情。
春夕闻雨坐至晓寄熊南沙。唐代。杨慎。 半夜风声似水声,五更春雨遍春城。被提芳草茸茸暗,镜渚夭花灼灼明。墙过村醪仍冻蚁,窗临海树已暄莺。天涯节物催华发,同是怀乡去国情。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秦翁挽章。明代。何景明。 不见此翁起,谁寻处士家。邑人传月旦,蒿里惨霜笳。水面蓝田月,春残清渭花。陇云深一墓,寒月昼空斜。
别何家圩道中口占授宜之。明代。吴与弼。 昨夜巡檐同霁月,今朝联辔共秋山。恍思三十年前梦,信是人生会合难。
和仲远留题方锐长老方丈。宋代。韦骧。 当知迷悟不相因,举手如何拂鉴尘。试问禅翁住方丈,近来多少晚参人。
读宣枢南山朱公遗集二首。元代。方回。 疽根蟠阃内,命也可由人。蜀雪犹坚壁,江风已震邻。功名拘气数,文字见精神。仰药临危日,何曾爱此身。
怀鬼谷山思真洞天因咏以赠元规。宋代。张继先。 思真洞兮云水深,道人居兮鬼神钦。山花笑兮松竹阴,岩溜潺潺兮千古音。何时一造兮清神襟,攀石萝兮共笑吟。
十日菊。宋代。谢翱。 今日非昨日,尚觉秋英好。明日异今日,秋英讵云早。所以惜芳人,采撷常贵少。而彼千载士,怜尔独皎皎。晞霜敷朝荣,零露抱夕槁。千载且复然,一夕宁恨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