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
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陌上赠美人。唐代。李白。 骏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我骑着高大健壮的良马踏步行走在落花上,手中的马鞭故意掠过华美的车驾。
车中美人笑着撩起珠帘,遥遥指向前方红楼说那是我的家。
骄:指马高大健壮。
直:特地,故意。
拂:掠过。
五云车:传说中神仙的座驾。这里指代华美的车驾。
褰:提起,撩起。
遥指:有邀至其家之意。
红楼:一作青楼。
诗的前两句写一位翩翩公子。“骏马娇行”,从马的“骏”写出人的风采;“踏落花”,表明是一次春游途中。陌上相逢,主人公的表现是“垂鞭直拂五云车”,马鞭直拂到她乘的五云车上。可见马与车的距离,马上人与车中人的距离之近,这是暗示主人公和美人本有情意,还是“误拂车”?“东明九芝盛,北烛五云车”(庾信《步虚词》)五云车是仙人所乘的车,不写人,但同上句一样,从车上的“五云”,女人的风姿可见。两句写出男女二人卓越不凡。
后二句是车上美人的一个小动作:她掀开缀有珠箔的车帘,浅浅一笑,纤手遥指远处的红楼:我的家就在那儿。开始描写美人,在路上遇到美人,美人冲自己一笑,互生情谊。为最后的一句作铺垫。并在最后一句转换角度,用第三人称的手法告诉读者:美人邀请自己。作者如果用第一人称写出来人们会觉得是作者在想入非非,第三人称则会让人感觉到作者兴奋的心情,从而增加了事情的可信度,别有妙处。
萍踪絮迹,邂逅相逢,一见钟情,在诗词中并不少见。张泌《浣溪沙》词中那个佯醉随车行的“太狂生”,他得到的是“慢回娇眼笑盈盈”。李商隐笔下的那对陌上相逢的男女,是“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无题》)。车声如雷滚滚而过,她因害羞用团扇掩面,一句话也没有说。这里的美人似乎介于上述两人之间的人物:她的举止不轻浮,也不羞羞答答;她不失端仪的抿嘴一笑,发出深情的邀请,落落大方,使人有似曾相识之感。诗虽属侧艳之作,但格调不俗,仍不失这类题材中的佼佼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元日示师文。元代。王冕。 骨格今年异,衣裳旧日殊。读书当努力,写字莫糊涂。白水翻三峡,青山出两都。老吾何所以?赖尔得相须。
寄山东巡抚陈中丞。明代。邵宝。 两年三劄汴台时,回首东藩几梦思。疏为斯文还白鹿,书从何日更青藜。泰山我负登高愿,沧海君成望远期。相寄不烦缄鲁缟,汉封坛上有秦碑。
闻蝉十二韵。唐代。许棠。 造化生微物,常能应候鸣。初离何处树,又发去年声。未蜕唯愁动,才飞似解惊。闻来邻海徼,恨起过边城。骚屑随风远,悠扬类雪轻。报秋凉渐至,嘶月思偏清。互默疑相答,微摇似欲行。繁音人已厌,朽壳蚁犹争。朝士严冠饰,宫嫔逞鬓名。乱依西日噪,多引北归情。筱露凝潜吸,蛛丝忽迸萦。此时吟立者,不觉万愁生。
新春感事八首终篇因以自解。宋代。陆游。 兴来游衍不辞遥,吹帽风轻过画桥。猩血未看开露蕊,麴尘先已上烟条。
十五夜同潘子朋梁丙孺朱季美集苏叔大宅雨中观灯得陵字。。欧大任。 苏端今爱客,促骑兴堪乘。海国三城雨,春筵百子灯。锦攒花似洛,觞急酒如渑。谁信清平曲,歌钟过五陵。
卢玉堂枯木怪石。宋代。释居简。 礧砢不坡陁,非才谢伐柯。相看如我瘦,想见阅人多。誉笑丹青俗,工如水墨何。经营盘礴际,天地困搜罗。
绣帐病缠绵。闷极今年。卷帘日日望秋天。望到木樨花放了,望著归鞭。
灯火已阑珊。无可相怜。嘱君今夜莫开船。只怕夜深侬有梦,寻向君边。
卖花声 离筵未终,东方既白,重拈此解,以代赠言。清代。汪淑娟。 绣帐病缠绵。闷极今年。卷帘日日望秋天。望到木樨花放了,望著归鞭。灯火已阑珊。无可相怜。嘱君今夜莫开船。只怕夜深侬有梦,寻向君边。
闲忙两字无多子。叹举世、皆由此。逐利争名忙者事。廛中得丧,仕中宠辱,无限非和是。谁人解识闲中味。雪月烟云自能致。世态只如风过耳。三杯两盏,眼朦胧地,长向花前醉。
青玉案·闲忙两字无多子。宋代。史浩。 闲忙两字无多子。叹举世、皆由此。逐利争名忙者事。廛中得丧,仕中宠辱,无限非和是。谁人解识闲中味。雪月烟云自能致。世态只如风过耳。三杯两盏,眼朦胧地,长向花前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