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坡九日登高路。往事知何处。陵迁谷变总成空。回首十年秋思、吹台东。
西窗一夜萧萧雨。梦绕中原去。觉来依旧画楼钟。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风。
虞美人 其三。唐代。张元干。 菊坡九日登高路。往事知何处。陵迁谷变总成空。回首十年秋思、吹台东。西窗一夜萧萧雨。梦绕中原去。觉来依旧画楼钟。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风。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
张元干。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汶川大地震歌。近现代。陈仁德。 神州无端多劫难,洪水方罢雪漫漫。月白风清才几时,大地狂震昆仑断。不知何事天公怒,为患为灾莫我顾。一瞬砉然动九州,飞沙走石殊恐怖。吾蜀汶川当震中,群山摇撼声隆隆。一城楼宇半倾倒,百年家园顿成空。大祸袭来人不知,天塌地陷惊魂时。仓皇哪得夺路出,十万人家命若丝。废墟深处尽生灵,垒垒砖石凝血腥。可怜伤亡相枕籍,不论白发与髫龄。苍生无辜遭荼毒,馀震频频悲相续。夜半狂风挟雨来,空山几处闻野哭。崖崩石破道路裂,雨茫风浑炊烟绝。羌寨云深影迷离,岷江水冷声呜咽。电讯倏忽惊中央,总理履险飞边荒。满目凄凉不忍睹,白发苍颜泪有光。爹唤幼子妻哭夫,遗容相对血模糊。更有亲人埋未死,临终犹自向天呼。平生吾不重权位,每观萤屏厌鼓吹。今见温公感人深,情不自禁忽垂泪。官兵冒死入山来,众志成城誓救灾。危难艰辛全不顾,激昂慷慨何壮哉。便向险境再搜索,一分一秒苦相搏。为救难民死不辞,悲风浩荡从天落。此时景象仍惨烈,举国驰援情切切。都江堰上人如潮,残阳一片凝碧血。恨不插翅驭长风,飞越西蜀岭千重。惟将寸心为祈福,遥向汶川一鞠躬。
山中独吟。唐代。白居易。 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万缘皆已消,此病独未去。每逢美风景,或对好亲故。高声咏一篇,恍若与神遇。自为江上客,半在山中住。有时新诗成,独上东岩路。身倚白石崖,手攀青桂树。狂吟惊林壑,猿鸟皆窥觑。恐为世所嗤,故就无人处。
次韵奉和钱穆父、蒋颖叔、王仲至诗四首见和。宋代。苏轼。 谡谡松下风,霭霭陇上云。聊将窃比我,不堪持寄君。半生寓轩冕,一笑当琴樽。良辰饮文字,晤语无由醺。我有凤鸣枝,背作蛇蚹纹。月明委静照,心清得奇闻。当呼玉涧手,一洗羯鼓昏。请歌南风曲,犹作虞书浑。
杂兴四首 其二。宋代。陆游。 兰台遗漆书,汲冢收竹简。辛勤万卷读,不负百年眼。围座浩纵横,插架高
送项季约赴成都钤干呈洪倅。宋代。戴栩。 辟奏来从旧所知,蜀天万里去嫌迟。青油幕建元寮贵,锦领首参小校随。千古泪痕诸葛事,十分行色杜家诗。益州别驾如相问,为说思君草檄时。
荆州怀古 其二。清代。赵本扬。 倚剑来登王粲楼,楚天寥落望中收。江声近挟黄陵雨,山色遥分白帝秋。寂寞风尘羞枥马,艰难身世付沙鸥。剧怜万古繁华地,剩有长江水自流。
庄副使惠女贞酒走笔赋谢。清代。范咸。 裸人种稻手自舂,咀嚼作曲尘埋封。椰瓢妇子共酣饮,醉奉客尝情何浓。吾曹小户偏爱洁,对此惨澹愁眉锋。梨花竹叶在何许,当筳生怕恶客逢。一朝贾舶千里至,乡味百斛来吴淞。南华仙人号酒圣,特遣从事陈词恭。江村蜡树是贞木,花开细白凌寒冬。其实补精益神气,能袪百病扶龙钟。以之为酿功力倍,丹成不啻陪赤松。我闻掀髯一长啸,年虽未老多衰容。炎方阳气舒一敛,眼花作字常駮舛。精力驽缓生恂瞀,深惧株橛心憧憧。举杯芳馥餍馋口,如镃引铁鱼唼喁。枯肠一润融血脉,赤赪两颧丰姿丰。升床酣卧梦恬适,游仙直上蓬莱峰。感君此惠日洗斝,荡涤胶固从来胸。急撑春日看花眼,君岂巨蹶吾蛩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