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冬,日日黄埃飞朔风。
葱岭雪深埋古道,河岸冰厚与天通。
可汗牙帐青海东,壮士卷甲趋奇功。
公孙卿材名将种,横槊赋诗海涛涌。
作吏宜思故家勇,早取灵盐隶秦陇。
边城四时曲送盛玮东玉之官平凉。唐代。李廌。 边城冬,日日黄埃飞朔风。葱岭雪深埋古道,河岸冰厚与天通。可汗牙帐青海东,壮士卷甲趋奇功。公孙卿材名将种,横槊赋诗海涛涌。作吏宜思故家勇,早取灵盐隶秦陇。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李贺小传。唐代。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弥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囿、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疏影 苇湾观荷,半塘同作。清代。沈曾植。 艳霞停镜,遗碧筒传酿,莲台翻令。风约生衣,香涴轻纱,依旧涉江风景。鬓丝已逐哀蝉化,梦不到鹭凉鸥静。任无边水佩风裳,倦眼迷离愁省。艇子踏波去好,昔游似梦里,山河心影。薏苦难甘,丝拗还连,不转妙香根性。西来秋色看如此,料前度雨声催听。付沙禽漫画纷纷,又近夕阳烟暝。
鹧鸪天 夜怨。清代。沈谦。 肠断西园月满林。无聊空自拥寒衾。垂将珠箔从春去,挑尽银灯觉夜深。期屡负,梦难寻。不知流泪湿梦巾。口衔莲子兼红豆,尝遍相思苦在心。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二。明代。祝允明。 明时耻韫玉,抱策下丘山。所献几何许,腐义数千言。有司缪甄录,一出踰十年。身世无一补,何物期自传。
三字令 五九菊。明代。高濂。 一种菊,两浮香。当夏日,开梅雨,为端阳。荡金风,摇玉露,惜重阳。延清赏,对秋光。英可餐,花可插,酒可尝。不须愁,不须怨,不须忙。
秋怀 其四。明代。黄圣期。 神京壮丽象昭回,阊阖门从碧汉开。南海晴光连禁苑,西山翠色敞楼台。万方贡使天边入,三殿材官日下来。欲向帝城一纪胜,抽毫终愧掞天才。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建封)。唐代。韩愈。 汴泗交流郡城角,筑场十步平如削。短垣三面缭逶迤,击鼓腾腾树赤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分曹决胜约前定,百马攒蹄近相映。球惊杖奋合且离,红牛缨绂黄金羁。侧身转臂著马腹,霹雳应手神珠驰。超遥散漫两闲暇,挥霍纷纭争变化。发难得巧意气粗,欢声四合壮士呼。此诚习战非为剧,岂若安坐行良图。当今忠臣不可得,公马莫走须杀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