挈巢江湖去,端为山水癖。
朅来谷隐游,契我赏心适。
寒江渺平楚,复岭转层壁。
谁与龙象筵,一扫狐兔迹。
彩云布楼台,迎日丽金碧。
堂高磬声邃,壑远松响激。
山光晚相照,空翠浓欲滴。
行当就墟市,幽栖买泉石。
日咏招隐诗,时过弥天释。
谷隐寺。唐代。李廌。 挈巢江湖去,端为山水癖。朅来谷隐游,契我赏心适。寒江渺平楚,复岭转层壁。谁与龙象筵,一扫狐兔迹。彩云布楼台,迎日丽金碧。堂高磬声邃,壑远松响激。山光晚相照,空翠浓欲滴。行当就墟市,幽栖买泉石。日咏招隐诗,时过弥天释。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秋水遥岑。妆淡情深。尽道教、心坚穿石,更说甚、官不容针。霎时间,雨散云归,无处追寻。
小楼朱阁沈沈。一笑千金。你共人、女边著子,争知我、门里桃心。最难忘,小院回廊,月影花阴。
两同心。宋代。黄庭坚。 秋水遥岑。妆淡情深。尽道教、心坚穿石,更说甚、官不容针。霎时间,雨散云归,无处追寻。小楼朱阁沈沈。一笑千金。你共人、女边著子,争知我、门里桃心。最难忘,小院回廊,月影花阴。
望台。明代。谢肃。 高台突兀俯晴空,汉主旌旗在眼中。西倚太行寒翠重,北临滹水碧波通。乾坤再造中兴业,日月长悬佐命功。谁料云台图画黯,依然魏阙起奸雄。
登司马墩。明代。邵芸。 司马今何在,乘风豁大观。霜林千树赤,星野万家寒。古道多榛棘,青霄几羽翰。君亲恩罔极,北望泪汍澜。
巫山。宋代。苏轼。 瞿塘迤逦尽,巫峡峥嵘起。连峰稍可怪,石色变苍翠。天工运神巧,渐欲作奇伟。坱轧势方深,结构意未遂。旁观不暇瞬,步步造幽邃。苍崖忽相逼,绝壁凛可悸。仰观八九顶,俊爽凌颢气。晃荡天宇高,崩腾江水沸。孤超兀不让,直拔勇无畏。攀缘见神宇,憩坐就石位。巉巉隔江波,一一问庙吏。遥观神女石,绰约诚有以。俯首见斜鬟,拖霞弄修帔。人心随物变,远觉含深意。野老笑吾旁,少年尝屡至。去随猿猱上,反以绳索试。石笋倚孤峰,突兀殊不类。世人喜神怪,论说惊幼稚。楚赋亦虚传,神仙安有是。次问扫坛竹,云此今尚尔。翠叶纷下垂,婆娑绿凤尾。风来自偃仰,若为神物使。绝顶有三碑,诘曲古篆字。老人那解读,偶见不能记。穷探到峰背,采斫黄杨子。黄杨生石上,坚瘦纹如绮。贪心去不顾,涧谷千寻缒。山高虎狼绝,深入坦无忌。洪濛草树密,葱茜云霞腻。石窦有洪泉,甘滑如流髓。终朝自盥漱,冷冽清心胃。浣衣挂树梢,磨斧就石鼻。徘徊云日晚,归意念城市。不到今十年,衰老筋力惫。当时伐残木,牙蘖已如臂。忽闻老人说,终日为叹喟。神仙固有之,难在忘势利。贫贱尔何爱,弃去如脱屣。嗟尔若无还,绝粮应不死。
将赴海陵出京治泎觅舟候送客不至遂行。宋代。吕本中。 子行殊未来,我马已再秣。略投故人饭,苦厌从者聒。长河见舟楫,尚恐尘事夺。风翻蝉急噪,雨漱岸欲脱。南山已在眼,想望淮水阔。别离古所重,况在交友末。翩然欲行际,所寄一短褐。路长书来稀,何以慰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