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俗华风事事违,矫情随物动非宜。
腥膻肴膳尝皆遍,繁促声音听自悲。
沙昧目看朱似碧,火熏衣染素成缁。
退之南食犹成咏,若到穷荒更费辞。
虏中纪事。唐代。苏颂。 夷俗华风事事违,矫情随物动非宜。腥膻肴膳尝皆遍,繁促声音听自悲。沙昧目看朱似碧,火熏衣染素成缁。退之南食犹成咏,若到穷荒更费辞。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
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宿沈彬进士书院。唐代。齐己。 相期只为话篇章,踏雪曾来宿此房。喧滑尽消城漏滴,窗扉初掩岳茶香。旧山春暖生薇蕨,大国尘昏惧杀伤。应有太平时节在,寒宵未卧共思量。
春兴 其二。明代。王夫之。 楼空山远湿烟蒸,返景长天暝色仍。千里湘皋归雁雨,九江春水钩鱼镫。马殷冢在生新草,陆逊营荒挂古藤。梦里白蘋洲上月,遥遥北渚接黄陵。
怨三三(登姑熟堂寄旧迹,用贺方回韵)。宋代。李之仪。 清溪一派泻揉蓝。岸草毵毵。记得黄鹂语画檐。唤狂里、醉重三。春风不动垂帘。似三五、初圆素蟾。镇泪眼廉纤。何时歌舞,再和池南。
题山水图送人归仙居。元代。吴师道。 仙居直接天台路,无数青山与云树。行人已在画图中,又复携图入山去。
扫花游 绿阴。清代。杨芸。 嫩晴台榭,渐翠幄阴阴,障来如许。新凉初度。记前宵曾洒、绿天疏雨。午梦圆时,庭院昼长无暑。微吟处。觉静里冷香,飞上诗句。弹指春已暮。只巷尾笼青,檐牙泻露。年华暗数。更云暖烟昏,几回延伫。觅遍馀香,一片愁迷空庑。浑不语。正斜阳、浓妆那树。
北固 其一。清代。言娱卿。 金焦鼎峙海云横,山势西回铁瓮城。六代风烟镕石壁,五州锁钥枕江声。楼船夜啸南徐市,画角秋严北府兵。遥望佛狸祠下路,神鸦社鼓旧连营。
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 其一。宋代。刘弇。 挚别王雎德,吁嗟卷耳心。轴回坤事退,波度月痕侵。金暗奁花涩,椒寒壁气沉。生平宗庙福,膏泽在民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