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黄水落秋将暮,鼓翼各寻云外路。为问归飞归底处,我今亦向江南去。
林和中家观画卷五首 其一 寒芦飞雁仍和子中修撰旧韵。唐代。郭祥正。 芦黄水落秋将暮,鼓翼各寻云外路。为问归飞归底处,我今亦向江南去。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宴别程古川侍御二首 其二。明代。翁万达。 边城寂寞喜逢君,王事关心袂复分。竹叶乍倾灵阁酒,奎躔应忆柏台文。青骢晓度祁皇雪,紫塞晴开恒岳云。勋业从来戎马地,请缨何独羡终军。
寄王禹卿。清代。姚鼐。 竟日无人至,萧萧风雨凉。楼台凭晚霁,天地正青苍。思尔西湖去,拿舟春草长。无因闻玉笛,烟月夜琅琅。
题张叔宪淮阴精舍夜话图 其二。清代。郑孝胥。 星海成名陵谷后,樊山阅世太纷纭。淮阴掌故吾能记,半向南皮坐上闻。
送魏广下第归扬州。唐代。卢纶。 楚乡云水内,春日众山开。淮浪参差起,江帆次第来。独归初失桂,共醉忽停杯。汉诏年年有,何愁掩上才。
凤凰台。宋代。罗必元。 振衣快上凤凰游,极目中原泪欲流。慨叹兴亡思太白,永言眇邈忆齐丘。乌衣已往人千古,白鹭依然月一洲。君子坐朝今在治,重恢关洛不须愁。
泊通明堰。宋代。释宝昙。 一夜江风故不平,道边草木亦成声。岂无老子知津意,尚有秦人逐客情。荒县已传三鼓下,并船犹见一灯明。此生已悟身如寄,始送鸿归又燕迎。
道经乌龙岗投宿沙村王守愚茅堂。明代。张家玉。 行踪忽似羽毛轻,奄忽能兼十里程。烟火数家连野戍,渔灯几点傍芜城。人民左衽污胡俗,山水中原换帝京。独有茅堂今夜月,清光犹似旧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