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发享颐期,兄弟此时宜告。见说对床夜雨,世间尘都扫。青毡堂外瑞峰高,云气拂晴昊。老大中原人物,在江湖乡保。
好事近·黄发享颐期。唐代。韩淲。 黄发享颐期,兄弟此时宜告。见说对床夜雨,世间尘都扫。青毡堂外瑞峰高,云气拂晴昊。老大中原人物,在江湖乡保。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韩淲。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为盛生明元赠淑卿二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 远山眉绰约,秋水睫潆洄。好觅张郎画,无烦魏帝催。
和胡文昌嘉禾篇。宋代。陈元晋。 鄮山东翼帝王州,使君来自白鹭洲。下车三月课最优,赋辨不扰论不留。哦诗卧阁政令修,和声上畅天畀休。六丁下执旱魃囚,蛮琛航远归怀柔。向来疮痏稍稍瘳,雨应六月如膏流。月禾双穗来西畴,观者喜气同春浮。老父再拜千骑头,此帝所贲非人求。三边未靖哀虔刘。向来根本虑甚周。安得卖剑都买牛,丰年一饱百不忧。转头西风催敛揪,鼠雀亦觉欢啾啾。更令北望烟燧收,铁衣更戍休葵丘。富民有诏封千秋,我生谁叹谋生,艰难民事陈嘉猷。仙飞空白玉辀,霓旌来下风飕飕。手持五穟遗君侯,瑞图合命椽笔修。晋之东序方天球,连理木颂那得俦。午窗篆销金虬树,和公诗罢茶七瓯。
落叶。明代。许国佐。 落叶飘江岸,愁心到蓟门。绝交应有作,弃妇可无言。开府初传庾,参军孰姓孙。予怀常耿耿,多久不招魂。
赠张诗舲观察。清代。汤鹏。 四月南风发,飞腾见使君。剑吹关塞雾,衣杂海山云。输挽诚余事,峥嵘故不群。即看宣室召,天语豁殷勤。
赠道夫(三首)。明代。郑善夫。 华旂戒昧旦,之子北赴阙。丛林无繁条,天气正十月。中逵判绸缪,岂不念鹣蟨。赠子金琅玕,呐呐心结愲。京国多缁尘,终风永夕发。修坂无逸轨,知者备失蟨。故家亦有欢,浮荣亦有歇。志士无闲居,国忧固臲卼。将子东门行,微言不堪说。¤
刘生。明代。罗洪先。 刘生多意气,执别岁华深。一苇不肯渡,四愁空自吟。春江斜槛外,暮雨对峰阴。古调人多弃,泠泠鸣素琴。
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古人铸鉴。宋代。沈括。 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庸庵同年来游白下用前韵赋赠。近现代。陈三立。 曳杖经过数岁年,升平扰乱送华颠。种桑莫问山河改,得句还连鼓角传。濡沫余生留我共,控抟奇景倚公先。谢墩灵谷堪笼袖,待散青苍落绮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