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掌丝纶美,声名壮紫微。赐茶天上坐,退食日边归。
简在除书密,时清谏疏稀。伫公参鼎席,寰海望馀辉。
呈张邃明舍人。唐代。陆佃。 世掌丝纶美,声名壮紫微。赐茶天上坐,退食日边归。简在除书密,时清谏疏稀。伫公参鼎席,寰海望馀辉。
陆佃,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后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副宰相)。家贫苦学,映月读书。过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当问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宁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进士甲科,调蔡州推官召为国子监直讲。安石以佃不附已,专付之经术,不复咨以政。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每欲参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党籍,能为中大夫,知亳州。 ...
陆佃。 陆佃,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后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副宰相)。家贫苦学,映月读书。过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当问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宁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进士甲科,调蔡州推官召为国子监直讲。安石以佃不附已,专付之经术,不复咨以政。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每欲参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党籍,能为中大夫,知亳州。
题乡前辈王简卿广文书帷雪影遗照。清代。张洵佳。 曾向槐庭憩荫过,山房遗稿我亲摩。衣冠前辈丰神俊,苜蓿生涯感慨多。星斗罗胸才独擅,文章呕血劫难磨。披图不尽景行意,一瓣心香寓短歌。
和巩栗斋丰翠蛟亭。宋代。赵汝谠。 众峰抱苍龙,蟠屈翠蛟水。放之两崖閒,奔汹不得止。涛澜生席上,雷雹转石底。恍疑天柱摇,将拔阴洞起。苏公雄气压,诗骨得山髓。指麾驱鲲鲸,赫奕动箕尾。纷纷下土人,蚁垤自封侈。骤观目睛眩,笔坠汗流泚。坐令空谷啸,声彻霄汉里。君来松根吟,仙者相去咫。老蛟破锁出,馀怒犹未已。决开涧千丈,散作雾五里。今年溪湖乾,草树生意靡。寸泉落山苗,灵药起垂死。遗吾云子饭,报汝青玉几。野人寻泉窦,筒坏方复理。泓然山巅池,冬夏常若此。
挽郑子敬都承二首 其一。宋代。刘克庄。 重入脩门两鬓丝,延和累疏竭忠规。立朝颇慕汲生戆,谋国不知晁氏危。老去故人能有几,古来君子例无时。传闻近事堪悲慨,说向重泉亦皱眉。
寿湖南管仓五首。宋代。廖行之。 敬仲始盐筴,丰财此权舆。端能佐经费,农末深相须。惟皇叙八政,国裕民无癯。谁其制低昂,江左今夷吾。
五无吟六首 其二。元代。唐朝。 此君原是主人翁,夙夜惺惺俨在中。只为杜门能谢客,一间虚室自玲珑。
诸子追和庄太常诗成卷为题其后。唐代。全祖望。 诸子清才善写愁,吟成老气各横秋。三闾竟尔乘虬去,一妪叨缘附骥留。在昔人争忧裂帻,于今吾极爱科头。剩馀脉脉昭忠志,白露苍葭好溯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