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磨将老,蛟龙蛰未伸。文章俱不意,功业竟何人。
孤迹每一辙,衰乡馀几春。扁舟思共济,沧海阔无津。
和张若愚子发秘丞同年见寄二首 其一。唐代。冯山。 岁月磨将老,蛟龙蛰未伸。文章俱不意,功业竟何人。孤迹每一辙,衰乡馀几春。扁舟思共济,沧海阔无津。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
冯山。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含香道中。元代。黄溍。 残日亭犹远,轻风帽易斜。稻畦低没鹤,草径曲行蛇。经世知无策,谋生会有涯。殷勤理黄菊,留眼待秋花。
是日适逢寒日归途有作次方干寒食过东阳韵 其一。清代。许传霈。 春来游兴比花浓,归折花枝路几重。绿野风和人薄醉,閒过山寺不闻钟。
次韵答晁以道见赠二首。宋代。苏籀。 骨髓缄藏万古谋,畔牢愁思不禁秋。常怜屈宋鸣中古,不遇丘轲放一头。文赋东坡推典丽,简书西路失归休。看公议论方游夏,岂数苏州与柳州。
忆白门。清代。杨通俶。 枫桕江南各著霜,依然秋色乱斜阳。白门柳落余残垒,朱雀潮生失旧航。牛女星遥兼楚越,川原势尽感陈梁。板桥路接新林浦,只有澄江绕建康。
彦文见和谨用韵作二首 其二。宋代。程俱。 知公探理窟,玉检袐琼书。宴坐超三界,灵光洞九墟。折腰怜五斗,舐痔笑多车。定起时游戏,新诗锦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