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小重山 吴伯成明府招宴云起楼,属用前韵,即席赠胡璞崖简讨。清代。顾贞观。 视草频催锁院空。九天珠玉冷,任随风。梦回人在御香中。依然是,藜火夜深红。相望隔江峰。秣陵秋正好,一鞭笼。旧游邀笛倩谁同。君行矣,留醉语青枫。
和原父扬州六题·时会堂二首之二}。宋代。欧阳修。 忆昔尝修守臣职,先春自探两旗开。谁知白首来辞禁,得与金銮赐一杯。
贺秀岩李工侍七首 其五。宋代。程公许。 双桧蟠根不记年,尽饶红紫竞春妍。箯舆来往清苕岸,坡颍那能此乐全。
送林宗配雷州(一作送王棼流雷州)。唐代。郎士元。 昨日三峰尉,今朝万里人。平生任孤直,岂是不防身。海雾多为瘴,山雷乍作邻。遥怜北户月,与子独相亲。
垂杨 留别周仲坚。宋代。李恰。 秋风信早,有晚蝉细柳,夕阳烟杪。忽唱将离,算程燕楚关河杳。缘谁丝鬓红尘道,戍笳起、塞鸿凄草。瞬搏沙、只影天涯,剩别肠轮绕。如饮醇醪绝倒,记零露晓窗,夜凉亭沼。半载萍依,东轩风月开愁抱。年华暗换心如捣,猛枨触、襟期蓬岛。待重来、却话巴山,春漫老。
候方伯刘东山先生至 其一。明代。陈献章。 客从天柱得琅函,来试丹砂岭以南。有个道人眠不起,洞门深锁白龙庵。
浙江亭。宋代。萧立之。 尘世无穷事,寒潮往复来。江流限吴越,海道接蓬莱。多难期如客,缘情故得哀。谁令天柱昃,浩浩不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