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通明泊,朝来自启篷。
骤看潮带雨,还作雪随风。
酒薄愁无料,诗难老未工。
疏寮有奇士,恨不此行同。
泊通明。唐代。苏泂。 午夜通明泊,朝来自启篷。骤看潮带雨,还作雪随风。酒薄愁无料,诗难老未工。疏寮有奇士,恨不此行同。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张德徵汴中见访仆已过杞两不相值。明代。谢榛。 相寻非预期,乘兴我何迟。两地琴樽夜,同怀风雨时。苦吟灯自对,良晤梦先知。好共碧筒饮,荷花杳满池。
送宇文迁明府赴洪州张观察追摄丰城令。唐代。刘长卿。 送君不复远为心,余亦扁舟湘水阴。路逐山光何处尽,春随草色向南深。陈蕃待客应悬榻,宓贱之官独抱琴。倘见主人论谪宦,尔来空有白头吟。
大江篇寄上贤王以代谢章兼贺平云南之捷。宋代。耶律铸。 冷浸乾坤影荡摇,狂澜万古自滔滔。游风欲动雪还沸,淫雨不收天更高。留取蛇珠弄明月,乞持虹钓拂神鳌。渥洼已厌江南草,何事灵胥有怒涛。
保安州(寄青霞沈君)。明代。徐渭。 终军愤懑几时平,远放穷荒尚有生。两疏伏阶真痛哭,万人开幕愿横行。朝辞邸第风尘暗,夜度居庸塞火明。纵使如斯犹是幸,汉廷师傅许谁评。
岁晚泊姑苏用吕居仁舍人韵二首寄孟信安 其一。宋代。仲并。 断岸留孤棹,层台耸近城。雁传他邑信,鸥背去年盟。几片雪多思,一枝梅有情。何人在楼上,吹笛暮寒生。
答韩湘。唐代。姚合。 疏散无世用,为文乏天格。把笔日不休,忽忽有所得。所得良自慰,不求他人识。子独访我来,致诗过相饰。君子无浮言,此诗应亦直。但虑忧我深,鉴亦随之惑。子在名场中,屡战还屡北。我无数子明,端坐空叹息。昨闻过春关,名系吏部籍。三十登高科,前涂浩难测。诗人多峭冷,如水在胸臆。岂随寻常人,五藏为酒食。期来作酬章,危坐吟到夕。难为间其辞,益贵我纸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