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地积为冢,昔曾游宴来。
冢废无子孙,东家砌成台。
台虽平方冢虽秃,物理废兴有往复。
相逢莫喜亦莫愁,乘兴且同台上游。
高台歌。唐代。孔武仲。 废地积为冢,昔曾游宴来。冢废无子孙,东家砌成台。台虽平方冢虽秃,物理废兴有往复。相逢莫喜亦莫愁,乘兴且同台上游。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孔武仲。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同官约赋红梅成五十六字。宋代。曹彦约。 淡中著色似狂颠,心与梅同迹不然。夺我焉支宁免俗,岂无膏沐独争先。辨桃认杏何人拙,压雪欺霜政自妍。只恐东君招不得,好修犹在竹篱边。
避暑二首。唐代。徐凝。 一株金染密,数亩碧鲜疏。避暑临溪坐,何妨直钓鱼。斑多筒簟冷,发少角冠清。避暑长林下,寒蝉又有声。
和颜长官百咏·贫女。宋代。朱继芳。 春风有分到儿家,也插花枝表岁华。但得作嫔君子室,随宜妆遣不须奢。
重阳侍老人饮。宋代。陈文蔚。 九十慈亲鬓发播,今年菊早去年花。一尊细说重阳事,似此清欢有几家。
中秋无月既望月甚佳二首 其一。宋代。杨万里。 中秋无月莫尤天,月入秋来夜夜妍。且道今宵明月色,何曾减却半分圜。
板桥杂记题词 其二。清代。沈峄。 杜牧风怀宋玉词,诗人例许惜蛾眉。樽前试与秋娘唱,凄绝云昏月暗时。
木兰花慢 周湘云女士哀词。近现代。高旭。 玉台当日事,明月好,影娟娟。奈黄歇城边,无端破镜,惆怅难圆。依稀往时情绪,便女权、撒手为伊怜。埋去青山慧剑,洒来红泪蛮笺。荒江歌泣奈何天。残柳化成烟。更铲地西风,兰摧蕙折,不似当年。潘郎近来憔悴,况沧桑、历劫恨绵绵。一曲念家山破,可能弹到重泉。
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宋代。李弥逊。 三生调御潮音会,楼阁随方涌化城。鸟树有声皆念法,云山多态总忘情。禅翁自得逃禅乐,俗客犹沾避俗名。但了心源秋月净。刹尘何地不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