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天浪入白云层,四野都无一寸青。挟万斛行风有力,著千人聚地成形。
庐峰映日开天绘,石砮沉渊记庙灵。欲洗吏尘何日得,摩挲坡句傍危亭。
和晏司法吴城山道中韵三首 其三。唐代。萧立之。 蹴天浪入白云层,四野都无一寸青。挟万斛行风有力,著千人聚地成形。庐峰映日开天绘,石砮沉渊记庙灵。欲洗吏尘何日得,摩挲坡句傍危亭。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宋玉墓。明代。王世贞。 此地真埋玉,何人为续招。秋风吊师罢,暮雨逐王骄。万事才情损,千秋意气消。仍闻封禅草,遗恨右文朝。
亳州哀诗五十韵。。陈璟章。 清芬追义门,旧泽溯江水。家风忠孝存,我祖尤杰士。嗟予生已晚,未得亲杖几。侧闻我父言,泪落难仰视。我祖秉奇节,勋名耀青史。虽云耀青史,赍恨何时已。我祖少奇嶷,为学俗儒耻。头角腾霄龙,诗书趋庭鲤。静参象纬经,深探阴符旨。清尘迈时哲,城府恶谲诡。随官洛下来,壮怀摅万里。文雄奈数奇,五下考功第。蹉跎恐终老,弹冠为强仕。献赋杜陵哀,捧檄毛生喜。天马与神龙,未工奔走技。翩然辞簪组,上堂亲甘瀡。远望衡山云,乡思起江涘。深夜仰观天,忽讶时事否。烽燧象已形,四郊多战垒。戎马忽仓皇,赤地痛如毁。日日闻鬼哭,豺狼满城市。励志思从戎,感时忽抚髀。群盗弄潢池,寇氛近溱洧。孤城累卵危,端赖中流砥。天下承平久,武事尽废弛。营屯细柳开,将军大树拟。组练未成军,干戈遽连轨。深入狐狸穴,逼迫莫能止。千帐偃熊罴,四围突蛇豕。金甲夜不脱,铁骑昏尽靡。入齐利用矛,叱项怒裂眦。月死阵云黑,沙暗刃光紫。慷慨答君王,节义遗孙子。痛哉平生心,马革何处是。大节天地昭,川流与岳峙。庙食垂千秋,帝德嘉奕世。我父寻忠骸,虫沙迷旧址。衣冠怆招魂,丹旐归桑梓。著书虽等身,皆共尘沙委。钱刀谱汉法,韬钤述戚氏。只馀怀友诗,丛残三四纸。父也表泷阡,涕泣颡有泚。小子梼昧材,祖武难绳美。方今切隐忧,养痈酿奸宄。浮云变苍狗,寒山出青兕。谁能作霖雨,几处呼庚癸。哲人既已遥,国事嗟何裨。我乏班谢才,祖德讵可纪。嵩山自巍巍,河流自瀰瀰。翘首瞻松楸,谁与荐兰芷。
朝宗久不以诗见教因次前韵索其光和。宋代。欧阳澈。 慵于蹲踏谒权门,独洒新诗示从孙。之问已尝吟夺锦,相如宜共赋凌云。高怀素蕴知人鉴,斐句惭非吊古文。抵鹊果蒙投卞玉,珍藏何啻获牺樽。
过漷县望都门西山。明代。杨士奇。 东旭光芒起,西山紫翠分。驰心向凤阙,仰首见龙文。旆影高低出,钟声远近闻。预将缨绂振,拟近玉炉薰。
题新居呈王尹,兼简府中三掾。唐代。白居易。 弊宅须重葺,贫家乏羡财。桥凭川守造,树倩府僚栽。朱板新犹湿,红英暖渐开。仍期更携酒,倚槛看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