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当驿道,四壁启僧房。
颇有千竿竹,能令六月凉。
撞钟山鹳起,煮茗石罂香。
岸曲盘涡急,人言古濑阳。
广教寺。唐代。仇远。 三门当驿道,四壁启僧房。颇有千竿竹,能令六月凉。撞钟山鹳起,煮茗石罂香。岸曲盘涡急,人言古濑阳。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仇远。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戏答王子予送凌风菊二首 其二。宋代。黄庭坚。 王郎颇病金瓢酒,不耐寒花晚更芳。瘦尽腰围怯风景,故来归我一枝香。
元舆携酒见过三首 其三。宋代。郭祥正。 沉毅陈夫子,谈兵孰与过。运筹知必胜,善将不论多。汉阵千重黑,胡沙万里皤。如闻洗戈甲,谁为挽天河。
送司马倩赴权官平凉尉。宋代。刘敞。 将女随郎过渭城,正如前曰武陵行。当时底事伤离别,今日安知隔死生。渺渺平波侵汉苑,累累高冢厌秦京。登临感慨寻常事,何况衰年父子情。
赠李唐经二首 其一。元代。李存。 平生尚友心,每欲尽今古。子来适我愿,一笑与之语。林深夜阑坐,片月落襟屦。虽无满壶酒,足洗千劫虑。明年访庐阜,子肯从我去。
重别(时诸妓同饯,一作重别曾主簿)。唐代。许浑。 泪沿红粉湿罗巾,重系兰舟劝酒频。留却一枝河畔柳,明朝犹有远行人。
和常山爱玉诗二首 其二。明代。何巩道。 斜阳疏柳忆明妆,落月悲笳路渺茫。渭水有情通故国,归心无计买沙棠。
闻邻船吹笛。明代。杨基。 江空月寒江露白,何人船头夜吹笛?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