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长安道,功名两字催。云头烘赤日,马首渗黄埃。
汗额挥淫雨,饥肠转殷雷。输他河朔客,冰酒泻荷杯。
夏日道中。唐代。张弘范。 六月长安道,功名两字催。云头烘赤日,马首渗黄埃。汗额挥淫雨,饥肠转殷雷。输他河朔客,冰酒泻荷杯。
张弘范(1238年—1280年),字仲畴,易州定兴人,元朝初期重要将领,名将张柔第九子,曾参加过襄阳之战,后跟随元帅伯颜南下攻打南宋,是忽必烈灭宋之战的主要指挥者,曾击败南宋将领文天祥与张世杰,官居江东道宣慰使,深受元世祖忽必烈的器重。至元十七年(1280年)正月十日病死,时年四十三岁。元世祖赠予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予谥武烈。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加赠推忠效节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齐国公,改谥忠武。元仁宗延祐五年(1319年),加赠“保大功臣”,加封淮阳王,予谥献武。 ...
张弘范。 张弘范(1238年—1280年),字仲畴,易州定兴人,元朝初期重要将领,名将张柔第九子,曾参加过襄阳之战,后跟随元帅伯颜南下攻打南宋,是忽必烈灭宋之战的主要指挥者,曾击败南宋将领文天祥与张世杰,官居江东道宣慰使,深受元世祖忽必烈的器重。至元十七年(1280年)正月十日病死,时年四十三岁。元世祖赠予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予谥武烈。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加赠推忠效节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齐国公,改谥忠武。元仁宗延祐五年(1319年),加赠“保大功臣”,加封淮阳王,予谥献武。
送南给事贬崖州。唐代。贾至。 畴昔丹墀与凤池,即今相见两相悲。朱崖云梦三千里,欲别俱为恸哭时。
秦女休行。魏晋。傅玄。 庞氏有烈妇。义声驰雍凉。父母家有重怨。仇人暴且强。虽有男兄弟。志弱不能当。烈女念此痛。丹心为寸伤。外若无意者。内潜思无方。白日入都市。怨家如平常。匿剑藏白刃。一奋寻身僵。身首为之异处。伏尸列肆旁。肉与土合成泥。洒血溅飞梁。猛气上干云霓。仇党失守为披攘。一市称烈义。观者收泪并慨慷。百男何当益。不如一女良。烈女直造县门。云父不幸遭祸殃。今仇身以分裂。虽死情益扬。杀人当伏法。义不苟活隳旧章。县令解印绶。令我伤心不忍听。刑部垂头塞耳。令我吏举不能成。烈著希代之绩。义立无穷之名。夫家同受共祚。子子孙孙咸享其荣。今我作歌咏高风。激扬壮发悲且清。
东乡舟中即事二首 其一。明代。张元凯。 西风潮不上,河浅路逾赊。藻尽鱼依苇,陂荒雁啄麻。丹砂枫树叶,白雪木棉花。故国犹羁思,停舟问酒家。
祈泽寺龙池。宋代。李之仪。 池方一寻深寸许,泉脉涓涓萦砌台。闻道旱天能作雨,定应变化自何来。
戍妇词。宋代。释文珦。 新婚使别比秋胡,何似当年莫嫁夫。身在朔方征戍久,雁来南国信音无。空闺寂寂寒宵永,荒路悠悠远梦孤。闻道仙家能缩地,痴心要觅长房符。
战城南。明代。郭之奇。 战城南,死河北,河鱼上食乌意逼。为鱼谓乌,莫竞微躯。城东新战斗,尸尸枕藉尽肥腴。飞骑出没,残兵计谋。敌踪今暂远,功赏可尸求。尸莫守,泣冤燐,闭腐口。愿乌相食先自首,首蒙贼名安可朽。生负国恩,死为人冒功。兵言何伤,尸心不同。
酬李六醉后见寄口号(用本韵)。唐代。元稹。 顿愈关风疾,因吟口号诗。文章纷似绣,珠玉布如棋。健羡觥飞酒,苍黄日映篱。命童寒色倦,抚稚晚啼饥。潦倒惭相识,平生颇自奇。明公将有问,林下是灵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