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含固塞束,濩尸良意多。遭丧惟俗信,讲礼有谁过。
古制思收复,今人事议和。最怜相送丑,前路拥笙歌。
病剧再韵 其三。唐代。郑文康。 敛含固塞束,濩尸良意多。遭丧惟俗信,讲礼有谁过。古制思收复,今人事议和。最怜相送丑,前路拥笙歌。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
郑文康。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梨花。宋代。董嗣杲。 办取看花沽酒钱,素肌娇怯冷笼烟。愁遗弟子离园日,泪尽宫妃过驿年。缟夜露零啼恨湿,扶春雪压洗妆妍。秋千院落清明近,绝艳能期月黑天。
题良常居士山居。元代。吴克恭。 良常标名山,句曲主仙洞。茅君倚翠麓,白云满高栋。上有岩栖士,山入与云共。芝草鸟为耘,桃红鹿衔送。茅君老兄弟,夙昔勤远梦。子独擅为邻,幽深补其空。风瓢悬雅乐,灵朮分仙供。息我山木阴,怀人玉箫弄。暂时苦劳事,非必能抱瓮。洗药爱源泉,掇英比朝饔。归静其抱一,知尚亦殊众。鹤驭来何方,寻君引余鞚。
行潘峒诸村爱其岩壑之胜田畴之美因成小诗 其二。宋代。李光。 村落家家社酒香,杂花开尽绿阴凉。山畦是处田畴美,时有归牛带夕阳。
怀高履常。宋代。倪槐坡。 何处存吾道,行藏一草堂。贵虽人所欲,贫亦士之常。竹静鹤同住,山深兰自香。从渠笑疏懒,此兴自深长。
杂咏一百首 其六十六 王子晋。宋代。刘克庄。 宿有骖鸾约,飘然溯碧霄。不为君主鬯,却伴女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