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尺堂堂貌,蹉跎鬓欲秋。读书期事主,杖策望封侯。
正大胸中学,凄凉眼下愁。老天如有意,未必此生休。
病中 其八。唐代。郑文康。 七尺堂堂貌,蹉跎鬓欲秋。读书期事主,杖策望封侯。正大胸中学,凄凉眼下愁。老天如有意,未必此生休。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
郑文康。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子柔将归忆别漫赋。明代。程嘉燧。 巷南秋雨过君家,独掩闲门几日斜。无那别来偏皎月,即看归到负黄花。春江在眼新安郭,暮雪惊心梁苑沙。欲去念君仍未决,穷愁相见莫相嗟。
述梦寄赵紫芝。宋代。徐玑。 江水何滔滔,渡江相别离。揖子客舍前,对子衣披披。问子何所为,旅客未得归。执手一悲唤,惊觉妻与儿。起坐不得省,清风在帘帷。平明出南门,将以语所知。过子旧家处,寒花出疏篱。萧萧黄叶多,袅袅归步迟。子去不早还,何以慰我思。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灯山阴杖屦忘其痴不了事矣随所赋录之得二十首 其二十 出山。宋代。徐瑞。 坐觉日月长,还疑宇宙隘。长啸出山来,如在太虚外。
近以洛花寄献斋阁蒙赐诗五绝褒借今辄成五篇以答来贶。宋代。文彦博。 左魏牛黄数十枝,洗妆添色又新奇。金刀剪送三城去,聊助山翁宴习池。
怀人。明代。张家珍。 林下觉凉早,披衣过漏声。关河今夕戍,秋月想同情。世乱无家好,身劳遇物轻。知君重意气,西向拂龙精。
夏夜杂书 其四。清代。张履。 植物多暴长,既长亦易枯。修竹长交翠,独与松柏徒。何繇而能然,劲节禀生初。君子尚刚正,小人习柔濡。霜风一振厉,蒲柳竟何如。
咏香与顾书宣陈南麓汪安公同赋。清代。高其倬。 掩冉清芬散,絪缊薄雾微。未浓飘欲断,渐远拟仍飞。侵晓生芳径,因春上舞衣。轻呵妆后镜,寒下夜浑帏。汤殿融融水,兰釭夜夜辉。一星篝火灺,六曲绣屏围。月榭初经雨,邻花不掩扉。蝶回知有恨,风定若无依。锦荐余温在,罗巾旧事非。背人匀麝罢,临水握兰归。荡子同韩嫣,名娃胜鲍徽。辟邪须作佩,莫只重珠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