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风光乐可寻,淮西湖上草堂阴。陶潜几树绿杨好,周子满庭芳草深。
过眼烟波随上下,傍人鸥鸟自浮沈。一尘飞不到真境,明月几时同醉吟。
题湖西别业。唐代。吴琏。 何处风光乐可寻,淮西湖上草堂阴。陶潜几树绿杨好,周子满庭芳草深。过眼烟波随上下,傍人鸥鸟自浮沈。一尘飞不到真境,明月几时同醉吟。
吴琏,字美中。南海人。明宪宗成化二十年(一四八四)进士。授直隶含山知县。值年荒,多方赈救,作粥糜以饷流移,前后所活盈万。政暇,授生徒以《周易》。逾年,以忧去任。起后知进贤县,以守正不合,引疾归。卒年八十馀。著有《竹庐诗集》。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有传。吴琏诗,以嘉靖九年南海吴氏家刊本《竹庐诗集》为底本。 ...
吴琏。 吴琏,字美中。南海人。明宪宗成化二十年(一四八四)进士。授直隶含山知县。值年荒,多方赈救,作粥糜以饷流移,前后所活盈万。政暇,授生徒以《周易》。逾年,以忧去任。起后知进贤县,以守正不合,引疾归。卒年八十馀。著有《竹庐诗集》。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有传。吴琏诗,以嘉靖九年南海吴氏家刊本《竹庐诗集》为底本。
西江月·一枕香消睡恼。宋代。沈端节。 一枕香消睡恼,十年漂泊江湖。空余清梦绕康庐。记得林间风度。锦绣谷中旧客,襟怀未肯全疏。从今不要别人扶。醉拥紫云归去。
风树亭诗。明代。宋濂。 山有嘉树,油然发荣。岂不欲静,风挠之鸣。我思我亲,颜猊日改。子欲养之,亲不子待。呜呼噫嚱,孔怀孔悲。山高海深,孰堪喻之。内而九藏,外而四体。皆亲之枝,同一根柢。根既拨矣,而枝独存。夙夜哀号,莫达九原。白杨萧萧,泉扃夜閟。我亲我思,得无蕉瘁。亲不可见,音容是求。求之不得,血泪交流。作亭墓隅,是曰风树。仰之瞻之,心焉孔瘁。
送归中丞使新罗。唐代。皇甫曾。 南巾宪衔恩去,东夷泛海行。天遥辞上国,水尽到孤城。已变炎凉气,仍愁浩淼程。云涛不可极,来往见双旌。
挟文薛君自赋五首克己读书安贫择交训子为题戒其子婿王叔俨万里索和 其二。宋代。程公许。 静得山林趣,閒知日月长。清风披竹素,小雨润芸香。外饰谢文绣,饥餐须稻粱。人生有同嗜,只此绝难忘。
龙山会 重九泛舟斟酌桥,有忆,和梦窗。清代。朱祖谋。 一橹秋无罅。故苑荒烟,卧柳楼台亚。五湖帆未整,尘鬓影、窥向流花桥下。回阵侧新鸿,带林际、山眉翠冶。倦芳期、凉丛麝粟。飐风金洒。还忆对倚商歌,白眼青天,试五陵骄马。楚蓠摇落后,流恨满、邻笛西风残夜。京辇十年心,付杯底、沧波乱泻。醉漫舍、有约待、鸱夷车后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