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竹禅房深复深,云和夜度玉泉音。泠然共得惺惺法,记取银灯不寐心。
云峰寺即事。唐代。吴与弼。 松竹禅房深复深,云和夜度玉泉音。泠然共得惺惺法,记取银灯不寐心。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
吴与弼。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夜寻容道士。明代。王鸣雷。 一声山磬静,洞口白云深。偶见鹤飞出,天坛忽在林。水流通涧药,风度隔窗琴。到此亮明月,当空持鉴心。
挽张伯雨宗契 其三。元代。张翥。 童稚情亲到白纷,真香几向鹊炉焚。丹成自浣天坛雨,剑解空埋月涧坟。山友分将石刻帖,门人唱得锦飞群。他时会续君前传,刊作青琼板上文。
寓台咏怀 其一。清代。易顺鼎。 玉门何路望生还,恍忽长辞天地间。黄耳音书隔人海,红毛衣服共云山。亡秦歃血今三户,适越文身古百蛮。皂帽藜床未归客,独惭无术救时艰。
偈二首 其二。宋代。张商英。 久向黄龙山里龙,到来只见住山翁。须是背触拳头外,别有灵犀一点通。
暮春雨中集惟时西园。明代。苏澹。 西园花事歇,一雨净芳菲。不是莺相唤,谁知春欲归。池鱼翻晚碧,槛笋茁新肥。待得清和候,重寻芍药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