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桃源可问津,我生应叹不逢辰。八年风雨摇中国,一席冠裳夺外人。
民滴残膏犹有泪,天沉杀气久无春。葩经读罢阋墙句,四顾茫茫一怆神。
感怀。唐代。刘咸荥。 何处桃源可问津,我生应叹不逢辰。八年风雨摇中国,一席冠裳夺外人。民滴残膏犹有泪,天沉杀气久无春。葩经读罢阋墙句,四顾茫茫一怆神。
刘咸荥(1858-1949),字豫波,别号豫叟,四川双流县人。清光绪拔贡,终身从事文教工作。先后任教于成都尊经书院、游学预备学堂、通省师范学堂、四川高等学堂、成都大学、华西协合大学等校。清末曾任四川省咨议局议员、成都府中学堂监督。博通经史,尤长诗词及书画,为“成都五老”之一。著有《静娱楼诗文集》。 ...
刘咸荥。 刘咸荥(1858-1949),字豫波,别号豫叟,四川双流县人。清光绪拔贡,终身从事文教工作。先后任教于成都尊经书院、游学预备学堂、通省师范学堂、四川高等学堂、成都大学、华西协合大学等校。清末曾任四川省咨议局议员、成都府中学堂监督。博通经史,尤长诗词及书画,为“成都五老”之一。著有《静娱楼诗文集》。
浣溪沙 题汪瘦秋滇游草。近现代。邵祖平。 万里南行电扫开。蛮云六韶杖前来。几峰眉黛几螺堆。犵鸟自呼山果落,爨龙谁信野烟埋。大观楼上赋诗回。
哭婿游彦辉二首 其二。明代。蓝仁。 尔病书频报,吾忧力不支。论方迷善药,任术值庸医。剪纸招魂日,临棺洒泪时。相看兹婿意,更尽九泉期。
遥和诸郎夜过桃叶渡(有本事)。明代。汤显祖。 诸公纷纷去何所,隔岸荧荧高烛举。若非去挟秦家姝,定是将偷邛市女。一从西蜀老王孙,千骑东方总不论。也乏使君呼共载,也无游女解宵奔。无缘此属翩连去,飘飘晔晔知何处。翠纳香奁夜著人,绛蜡清笙几回曙。当时我亦俊人群,情如秋水气如云。有酒谁家惜酣畅,饶花是处怯离分。如今两鬓笼纱帽,轻烟澹粉何曾到。眼看诸公淹夜游,心知此事从谁道。衙斋独宿清汉斜,灯影笼窗半落花。拚不风流长睡去,却持残梦到他家。
老去吟 其二。宋代。邵雍。 行年六十有三岁,二十五年居洛阳。林静城中得山景,池平坐上见江乡。赏花长被杯盘苦,爱月屡为风露伤。看了太平无限好,此身老去又何妨。
门有车马客行。元代。周巽。 门有车马客,清晨过衡门。一见知旧识,倾盖停高轩。延客中堂坐,殷勤听嘉言。问讯来何处,答云家平原。离乡三十载,丧乱今谁存。暂逢同骨肉,相见如梦魂。交欢展华宴,适兴奉清樽。冰鲙切鲜鲤,蕙肴杂芳荪。中情既相洽,密语方细论。冠冕岂不贵,簿书亦已繁。蝇营与狼顾,昧者竞驰奔。蛾以灯自灭,玉同石俱焚。人生若朝露,富贵如浮云。今我不为乐,晨兴忽已昏。持杯各倾倒,感子意弥敦。驱车出门去,林月照东园。
已亥杂诗 179。清代。龚自珍。 吴郎与我不相识,我识吴郎拂画看。此外若容添一语,含元殿里觅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