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远山明,秋容淡、不禁摇落。况正是、楼台高处,晚凉犹薄。月在衣裳风在袖,冰生枕簟香生幕。算四时、佳处是清秋,须行乐。
东篱下,西窗角。寻旧菊,催新酌。笑广平何事,对秋萧索。摇叶声声深院宇,折荷寸寸闲池阁。待归来、闲把木犀花,重熏却。
满江红。唐代。程垓。 水远山明,秋容淡、不禁摇落。况正是、楼台高处,晚凉犹薄。月在衣裳风在袖,冰生枕簟香生幕。算四时、佳处是清秋,须行乐。东篱下,西窗角。寻旧菊,催新酌。笑广平何事,对秋萧索。摇叶声声深院宇,折荷寸寸闲池阁。待归来、闲把木犀花,重熏却。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
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远游篇。宋代。朱熹。 举坐且停酒,听我歌远游。远游何所至,咫尺视九州。九州何茫茫,环海以为疆。上有孤凤翔,下有神驹骧。孰能不惮远,为我游其方。为子奉尊酒,击铗歌慨慷。送子临大路,寒日为无光。悲风来远壑,执手空徊徨。问子何所之,行矣戒关梁。世路百险艰,出门始忧伤。东征忧旸谷,西游畏羊肠。南辕犯疠毒,北驾风裂裳。愿子驰坚车,躐险摧其刚。峨峨既不支,琐琐谁能当。朝登南极道,暮宿临太行。睥睨即万里,超忽凌八荒。无为蹩躠者,终日守空堂。
次韵董仪都官见赠。宋代。赵抃。 海陵余昔嗣英僚,旧尹咨新治有条。此别风波嗟各路,但闻名誉籍当朝。美夫郡接濒江地,幸矣民多乐岁谣。南国故人千里隔,举头云岭郁岧峣。
沙远晴波浅漾金鱼苗初上小如针将船载酒江头饮水柳千株满岸阴 其六。元代。丁复。 两岸东风吹柳花,小江新水带春霞。长林日出乌自乳,买酒上船人到家。
为高漫士题支离傲世图。明代。王恭。 南苑芳菲雨露新,空山寂寞独离尘。也知樗散非时用,却倚云林冷笑春。
卖花声 寄韵仙。清代。汪淑娟。 独自展鸳衾。情思昏沉。芭蕉滴雨好难禁。便是当时心也碎,何况如今。坐起费搜寻。调弄徽音。七弦原是一条心。千万休将心冷了,叮嘱瑶琴。
乱中自述 其一。元代。金涓。 汩汩兵犹竞,凄凄兴莫赊。娇儿将学语,稚子惯烹茶。乱后添新鬼,春归发旧花。十年湖海志,羁思满天涯。
题严几道江亭饯别图。清代。夏曾佑。 七年人海几升沉,孤往谁知去国心。看到画图风景地,交柯乱叶最精深。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二十六 鹤。金朝。李俊民。 去家丁令威,化身徐佐卿。不恋乘轩宠,九皋堪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