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游那复问王程,是处江城有笛声。五岳尚为婚嫁累,千金已觉水云轻。
孤帆斜挂滩头日,细雨寒生旅夜情。千古江湖谁着眼,高鶱真欲羡鸿冥。
送姚梅长游江左兼寄令弟六康明府 其二。唐代。释今无。 壮游那复问王程,是处江城有笛声。五岳尚为婚嫁累,千金已觉水云轻。孤帆斜挂滩头日,细雨寒生旅夜情。千古江湖谁着眼,高鶱真欲羡鸿冥。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寄友,为红巾破九江府。清代。刘鹗。 早岁同游凤阙前,于今鬓发各萧然。御街杨柳春风马,海子芙蓉夜月船。满望功名图晚岁,岂期衰朽度残年?九江二水难回首,报国忠君各勉旃。
赋得射雉歌送杨协律表弟赴婚期。唐代。刘商。 昔日才高容貌古,相敬如宾不相睹。手奉蘋蘩喜盛门,心知礼义感君恩。三星照户春空尽,一树桃花竟不言。结束车舆强游往,和风霁日东皋上。鸾凤参差陌上行,麦苗萦陇雉初鸣。修容尽饰将何益,极虑呈材欲导情。六艺从师得机要,百发穿杨含绝妙。白羽风驰碎锦毛,青娥怨处嫣然笑。杨生词赋比潘郎,不似前贤貌不扬。听调琴弄能和室,更解弯弧足自防。秋深为尔持圆扇,莫忘鲁连飞一箭。
咏怀三首 其三。宋代。郑思肖。 驱车欲出门,独立眺虚旷。恣意杯酒间,舞剑心悲壮。虽在寂寞滨,心实千载上。天地固寥廓,亦当定所向。
秋夜对月。宋代。杨亿。 孤云飞陇首,顥气满商中。警鹤仙盘外,圆蟾浴殿东。浦寒珠有泪,岩迥桂生风。星彩沉榆荚,霜华袭桂丛。光摇银烛乱,影射玉壶空。露馆迷秦甸,冰台接魏宫。绕枝惊暗鹊,促杼思阴虫。更想离居恨,回肠几处同。
山坡羊·冬日写怀。元代。乔吉。 朝三暮四,昨非今是,痴儿不解荣枯事。攒家私,宠花枝,黄金壮起荒淫志。千百锭买张招状纸。身,已至此;心,犹未死。
谢蜀王抚问赐药六首 其二。明代。方孝孺。 壤地三千里,弦歌五十城。廷多汉长者,座有宋耆英。立事多师古,行仁不近名。愿存无逸戒,伫见治功成。
寄适 其三。明代。黄廷用。 自从结发侍君王,白首论心在建章。忽忆绮园芳草绿,赏心无计付春光。
平谷杂诗十八首 其十四。清代。曾习经。 沟水正渐车,田盘绕屋庐。行人时饮马,邻叟偶叉鱼。榾柮看炉火,支离耽道书。偷生忘岁月,归梦亦踌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