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载心情此日看,世人同谱我同坛。小楼烟雨卑栖极,峻岭薯芋供食难。
凝公寮里汤仍沸,南老船头力又单。鼻大耳长原有种,不须人说大还丹。
寿见一。唐代。释今无。 廿载心情此日看,世人同谱我同坛。小楼烟雨卑栖极,峻岭薯芋供食难。凝公寮里汤仍沸,南老船头力又单。鼻大耳长原有种,不须人说大还丹。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遣愁。明代。释函可。 叹息人间劫尽灰,惠州天上亦荒莱。只拚如此家声在,无可奈何笑口开。是处总堪埋骨地,从今不上望乡台。漫言出世除烦恼,悟到无生觉转哀。
凉风萧萧吹井桐,佳怀如宝千不逢。二年踪迹走阛阓,面目土炭心盲聋。
萁荄岂异伏枥马,云汉独羡高飞鸿。诗琴远致心甚厚,金玉备具相玲珑。
祝丹阳以古琴见惠且寄以诗次韵答之复以史略一本为谢。元代。李存。 凉风萧萧吹井桐,佳怀如宝千不逢。二年踪迹走阛阓,面目土炭心盲聋。萁荄岂异伏枥马,云汉独羡高飞鸿。诗琴远致心甚厚,金玉备具相玲珑。大珠沈渊炯不动,朗月照水清欲空。亦知庐阜入幽梦,幻此三叠银河风。纷纷醉里不知老,有此二美谁吾同。弹琴固可消世虑,作诗乃或令人穷。未如祝仙古岩下,往往遇会方瞳翁。聊将史略报深意,并问马首何时东?
蝶恋花。近现代。王理孚。 络纬声声寒咽露。懒上鸳机,怕织愁情绪。刀尺秋风催岁暮。征夫犹作辽阳戍。邻女娇痴年十五。未解伤心,那解伤心语。敲断玉钗谁慰汝。挑灯独听芭蕉雨。
和蔡景繁海州石室。宋代。苏轼。 芙蓉仙人旧游处,苍藤翠壁初无路。戏将桃核裹黄泥,石间散掷如风雨。坐令空山出锦绣,倚天照海花无数。花间石室可容车,流苏宝盖窥灵宇。何年霹雳起神物,玉棺飞出王乔墓。当时醉卧动千日,至今石缝余糟醑。仙人一去五十年,花老室空谁作主。手植数松今偃盖,苍髯白甲低琼户。我来取酒酹先生,后车仍载胡琴女。一声冰铁散岩谷,海为澜翻松为舞。尔来心赏复何人,持节中郎醉无伍。独临断岸呼日出,红波碧巘相吞吐。径寻我语觅余声,拄杖彭铿叩铜鼓。长篇小字远相寄,一唱三叹神凄楚。江风海雨入牙颊,似听石室胡琴语。我今老病不出门,海山岩洞知何许。门外桃花自开落,床头酒瓮生尘土。前年开合放柳枝,今年洗心归佛祖。梦中旧事时一笑,坐觉俯仰成今古。愿君不用刻此诗,东海桑田真旦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