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一带净居天,秋水春光不计年。食罢□□□鹤去,蓬莱同客拜云烟。
寿祖印 其七。唐代。释今无。 西门一带净居天,秋水春光不计年。食罢□□□鹤去,蓬莱同客拜云烟。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清平乐。宋代。晁补之。 寒风雁度。声向千门去。也到文闱校文处。也到文君绣户。背灯解带惊魂。长安此夜秋声。早是夜寒不寐,五更风雨无情。
望旧庐有感。宋代。叶涛。 重来旧屋谁为主,江令萧条叹独存。已愧问人才知路,更悲无柳可知门。舟车到处成家宅,岁月惟惊长子孙。孤客滥巾非得已,故交零落与谁论。
淮徐归兴六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 夹岸帆樯卫水滨,苍茫云雾入垂纶。三生不戴如花面,九尺长馀食粟身。杜宇惯嘲多病客,辛夷频唤欲归人。沧溟万斛吾家在,好逐渔郎问去津。
奉赠介然。宋代。李彭。 弹压诸方化城老,聊同懒瓒恣佳眠。云随雷下雨归壑,竹引窗间风动烟。昼静冥搜徒觅句,道安高论愧弥天。丛林良药今无有,绝影须公为著鞭。
挽员外张士谔 其二。元代。胡奎。 西子湖头碧草春,天留山水葬诗人。老逋泉下应相见,为说梅花写得真。
怀归 其二十九。明代。申佳允。 篮舆菡萏下,春梦揽霞襜。诗酒情原狎,溪山兴不廉。狂其从毕卓,简则学陶潜。岂必麒麟阁,勋名乃合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