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堪回首望金微,路断龙堆鹤语稀。兔魄蚀云还有影,霜威侵树竟无枝。
吟残白雪疑难老,葬得青山不当归。我亦雄心近消歇,空为儿女泪沾衣。
千山剩人和尚塔于大安十年矣无哭章庚戌寒夜梦出关门醒而情思缱绻追惟旧境缀之以词 其二。唐代。释今无。 那堪回首望金微,路断龙堆鹤语稀。兔魄蚀云还有影,霜威侵树竟无枝。吟残白雪疑难老,葬得青山不当归。我亦雄心近消歇,空为儿女泪沾衣。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和不愚兄庵颂三首 其一。宋代。饶节。 此庵俄坏复俄成,步屧相从了此生。鹤不乘轩方自舞,莺非求友为谁鸣。冬菹弄色应分瓮,春荠闻香莫戛铛。月下相寻记低语,松间乌鹊恐飞惊。
次韵传道自适兼呈都司芸叟学士。宋代。秦观。 楚国陈夫子,周南颇滞留。弊袍披槁叶,瘦马兀扁舟。药饵过三伏,文书散百忧。何人共禅悦,居士有浮休。
题审理正蔡原辅练林墓图。明代。管讷。 藩府同袍十二年,练林那忍见新阡。亲闱梦远风烟外,旅榇恩深雨露边。表石虽无翁仲贵,居庐己有子孙贤。哀余东望千行泪,老去何时洒墓田。
送贾三北游。唐代。刘长卿。 贾生未达犹窘迫,身驰匹马邯郸陌。片云郊外遥送人,斗酒城边暮留客。顾予他日仰时髦,不堪此别相思劳。雨色新添漳水绿,夕阳远照苏门高。把袂相看衣共缁,穷愁只是惜良时。亦知到处逢下榻,莫滞秋风西上期。
别金陵。明代。徐熥。 人境元如梦,兹游真惘然。一帆扬子月,双屐白门烟。遇寺多留偈,逢僧尽问禅。独馀千佛岭,待我再来缘。
晓栉。宋代。宋祁。 晓栉理斑鬓,萧萧遍愁颠。多病始计日,蚤衰不待年。青青固未几,种种今乃然。寡发有异象,施髲惭庄篇。且复委蓬葆,言就东山眠。
送吴仁卿南归因附家信。明代。梁有誉。 献策名成出帝乡,高才不愧汉贤良。趋庭彩服生春色,过里儒冠带御香。粤社交游空岁月,燕台去住各烟霜。寒梅欲发聊持赠,消息凭君寄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