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解鲇鱼索,全倾乞食囊。原无开济力,只检养心方。
水更微生得,天从覆物长。年来衰白意,不可问沧浪。
舟至胥口有鲇鱼一尾重十四斤复买放生。唐代。释今无。 复解鲇鱼索,全倾乞食囊。原无开济力,只检养心方。水更微生得,天从覆物长。年来衰白意,不可问沧浪。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次韵刘宪副春日湖上有感五首 其二。宋代。郑元祐。 湖水西边旧是家,春风绕屋种梅花。传闻故老谈前日,爱教仙人服幼霞。鹤老离巢松化石,鸾孤照水竹穿沙。只今重到经行处,憔悴萧郎两鬓华。
西来意颂。宋代。释灵澄。 因僧问我西来意,我话居山七八年。草履只栽三个耳,麻衣曾补两番肩。东庵每见西庵雪,下涧长流上涧泉。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床前。
送赵炼师归白云庵。唐代。王翰。 白云庵对白云岑,殿宇峥嵘云气深。袅袅青猿啼竹里,双双赤鲤见潭心。灵风䬃爽神君至,秋月空明木客吟。羡子早年归福地,愧予何日遂投簪。
五和 其一。金朝。段成己。 世事浮云不受裁,羊裘重觅子陵台。随人明月娟娟静,吹面凉风特特来。多技漫劳宁似拙,两眉深锁不如开。床头忘却糟糠酒,误作萧萧夜雨猜。
和杨维新学士先子除夜高咏诗韵。明代。丘浚。 閒中日月静中过,孤竹清风柳下和。文解送穷聊自剧,诗成泣鬼不须傩。头颅种种遽如许,世态悠悠能几何。不朽只消贤子在,寻常名利孰为多。
出塞曲十六首 其十六。明代。胡应麟。 拂袖行歌入帝都,灞陵亭上醉相呼。过从赖有任安在,使酒何劳挈灌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