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叶满江湖,竹枕桃笙客梦孤。莫向醒来觅相似,天南归雁集平芜。
送方大林入苏门 其六。唐代。释今无。 秋风吹叶满江湖,竹枕桃笙客梦孤。莫向醒来觅相似,天南归雁集平芜。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南乡子·细雨泣秋风。五代。冯延巳。 细雨泣秋风,金凤花残满地红。闲蹙黛眉慵不语,情绪,寂寞相思知几许。玉枕拥孤衾,挹恨还同岁月深。帘卷曲房谁共醉,憔悴,惆怅秦楼弹粉泪。
哀鞠四绝 其一。明代。郭之奇。 离悯初闻百绪倾,凄其苫次但魂营。当年陟屺嗟无死,今日哀莪恨有生。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宋代。释南雅。 见见之时非是见,见犹离见若为论。钱塘江上中秋后,风急潮声万马奔。
送李堪。宋代。释希昼。 要地无深托,飘然又出关。秋声动群木,暮色起千山。岸草随秋远,江云入望闲。何宵发孤咏,月冷洞庭间。
宫词百首 其四十五。五代。和凝。 凤池冰泮岸莎匀,柳眼花心雪里新。都是九重和暖地,东风先报禁园春。
萧寺养疴焚香枯坐怀人感旧得三十篇柬锦里同人兼寄都门旧友 其十七。。缪荃孙。 手握步天尺,夜登观象台。欲呼阳利起,绝学问东来。星斗淩千丈,山川隘八垓。莫存摇落感,斯世正需才。
感遇·卅二。唐代。陈子昂。 索居犹几日。炎夏忽然衰。阳彩皆阴翳。亲友尽睽违。登山望不见。涕泣久涟洏。宿梦感颜色。若与白云期。马上骄豪子。驱逐正蚩蚩。蜀山与楚水。携手在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