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柱江应策不第以诗慰之且言别

陈柱江应策不第以诗慰之且言别朗读

风流名已帝京闻,惊座陈家复见君。自有富钩归贾客,更无贫铗向田文。

他年自展图南翮,此日谁空冀北群。出处穷通非所慰,独怜万里恨凫分。

释今无简介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朗读

古诗陈柱江应策不第以诗慰之且言别相关作品

远游何方来,峨峨古衣冠。袖中三百篇,贮月白玉盘。

溪清石濑急,雪冻铜壶乾。有如山泽仙,外瘠中气完。

归途趁晚色,閒步兴悠然。风静孤烟直,天清落日圆。

独行良踽踽,忧世复拳拳。不觉时停屐,雄心付逝川。

宠辱元知不足惊,退居兀兀饯余生。

冰鱼可钓羹材足,霜稻方登籴价平。

秋风夜搅浮云起,幽梦归来度寒水。

一声横玉静穿云,响振疏林叶空委。

高阳狂生六十馀,入谒自通臣博徒。

刘季嫚士如庸奴,对客濯足以两姝。

白云山,红叶树,阅尽兴亡、一似朝还暮。多事夕阳芳草渡,潮落潮生,还送人来去。

阮公途,杨子路,九折羊肠,曾把车轮误。记得寒芜嘶马处,翠管银筝,夜夜歌楼曙。

狗子无佛性,杀人便偿命。楚痛百千般,因邪却打正。

三日半存何必恋,一年去尽不知留。

春风只在虞山外,袅袅将来笑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