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节中宵起,劳歌一送君。凄清蓟北雪,缭乱岭南云。
道直存天意,才难见鹤群。更谁开口笑,疏磬对斜曛。
送沈石友醝使之任三衢郡丞 其一。唐代。释今无。 击节中宵起,劳歌一送君。凄清蓟北雪,缭乱岭南云。道直存天意,才难见鹤群。更谁开口笑,疏磬对斜曛。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和叶参之过东林废院 其一。明代。高攀龙。 满目蒿莱三径荒,秋蛩吟处旧升堂。党人不死倾葵藿,一饭君恩不可忘。
雪中四首 其四。宋代。党怀英。 岁晏雪盈尺,农夫倍欣然。不作祁寒怨,应知有丰年。笑我寄一室,归耕无寸田。无田吾不忧,饮啄当问天。我看多田翁,租赋常逋悬。低头负呵责,颜色惨可怜。不如拾滞穗,行歌两无牵。
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复馆于浴室东堂八年六月。宋代。苏轼。 乞郡三章字半斜,庙堂传笑眼昏花。上人问我迟留意,待赐头纲八饼茶。(尚书学士得赐头纲龙茶一斤,八饼,今年纲到最迟。)梦绕吴山却月廊,白梅卢橘觉犹香。(杭州梵天寺有月廊数百间,寺中多白杨梅、卢橘。)会稽且作须臾意,従此归田策最良。东南此去几时归,倦鸟孤飞岂有期。断送一生消底物,三年光景六篇诗。
银葫芦。宋代。陈造。 山水佳有余,我与之周旋。江行已久矣,今复领其全。漾舟银葫芦,雪在春渐妍。素琼间苍玉,化工与雕镌。屏围无空缺,护此百顷天。图画别浓淡,粉墨生云烟。人间有此境,定属水府仙。先生嗜奇胜,久驻无由缘。命名失雅驯,吾意终慊然。玉鉴扁山石,取重须时贤。可无泊舟所,作亭近江壖。登临付楚客,当有云锦篇。
八月十五夜月。宋代。唐庚。 应缘人望望,故作出迟迟。几岁一相见,浮云宁别时。吟拚鸡腷膞,玩觉兔迷离。此夕登楼兴,非关有所思。
种花吟。元代。黄玠。 满园种花不种桑,野桑不入名花谱。五陵豪家纨裤儿,快乐岂知蚕绩苦。欢娱未足事已垂,富贵欺人年少去。却携锄钁向桑间,满眼看花花不语。君不见金谷荒凉梓泽空,春风锦障俱尘土。悔不当时学种桑,尽遣歌姬作蚕妇。
彭麓山房宴作。明代。康海。 南原双白杨,直上数千尺。彷佛齐彭山,不为后上扼。山房当其阴,潇洒殊曩昔。置酒劝君饮,慷慨尽三石。岁月不肯留,人生岂常适。试问华冈子,谁见王维宅。